17万人抢着看兽首:珠海人对公共文化的期盼很真实、很强烈
“南都快评”是一档由南方都市报珠海新闻部开设的评论栏目。
4月7日凌晨,在珠海博物馆举办的圆明园兽首特展中的牛、虎、猴、猪四件文物原件启程返回北京;根据主办方提供的数据,特展接待游客17万人次,创下建馆以来的纪录。
笔者是3月1日得知兽首将来珠海,预估到了会有很多人关注,但没想到竟然多到了“一位难求”的地步,博物馆日均游客超过了5600人次,尽管主办方加开了夜场,仍有许多人没能一睹国宝真容。细细想来,这场特展可谓是掀起了珠海的博物馆“热潮”,甚至热得发烫,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
首先,珠海人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之大,在这次体现得很明显、很强烈。近几年,珠海在艺术类演出、文化类展览上,明显增加了许多,尤其是每年的艺术节,可谓是名剧名家荟萃,以及沙滩音乐节、草莓音乐节等等。
但是从市民的角度来看,似乎数量上仍然不够,尤其还有一些演出一票难求,这次的兽首特展,就有市民直呼“难预约”“约不到”,对于习惯了直接来博物馆看展的市民,还是第一次感受到这种排位、等待的焦急。
此外,珠海已经成为周边城市的文化服务高地。这次来看特展的游客中,除了本地市民,不少是来自港澳台、周边地市的,还有旅行社设置了旅游产品,一些时段大巴车挤在博物馆周围,交通压力也大了不少。
过去内地居民经常去港澳看展,而这次港澳居民的“反向”出游,也证明了珠海公共文化服务出现了质量上的提升。
面对这股博物馆“热潮”,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应该共同来思考一下,这是不是一次提高珠海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契机,一次夯实珠海博物馆建设的契机,一次塑造珠海文化服务品牌、擦亮城市名片的契机。
如今,每座城市都有一些自己的困扰,不可否认,即便如深圳一般供给如此之多,仍有青年人在社交软件上发问“深圳有玩的地方么?”而珠海青年人每逢周末往周边城市跑也是一种现实情况。
如何让人才愿意来珠海,从物质、精神和环境上享受这座城市?打造一座文化之城是有意义、有必要的。
结合市民提出的建议,结合笔者的亲身感受,谈几点想法,仅供社会各界一起探讨、交流。
其一,还是要继续加大公共文化供给,多引进、培育各式优质演出、展览。从去年首度引入草莓音乐节,到继续举办第三届珠海艺术节,以及延续到第十八届的沙滩音乐节,珠海如今在引进、培育上是“两手抓”,也应该“两手硬”,既要积极接洽国内优质演出,也要鼓励本土品牌再发展。
其二,加强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规划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过去,珠海的公共文化平台更多专注于自身领域建设、服务本地市民,如今,随着珠海在湾区中文化服务能力的提高,是否也可以适当延伸各个平台的功能,按照湾区西岸公共文化服务高地的目标去重新定位。
不可否认的是,除了“两馆”(博物馆、规划馆)作为新场馆,在设计上更新潮、功能上更完善,而图书馆作为建成二十年的老馆,书籍不足、设施老化,已经亟须更新、焕发新的生机。
其三,积极培育本土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形成“政府+企业”的多轮驱动。如今,各地政府都提出了“过紧日子”的要求,预算出现缩减,而常见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多是事业单位,受此影响,举办的活动的质量、频次也会出现下滑和减少。
文化产业有自身的生命力,但受城市能级量级影响,珠海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企业发展相对迟缓,在一线城市常见的Live House、脱口秀等广受欢迎的文化活动,在珠海并不常见,除了政府这一侧以外,具有“自我造血”能力的企业侧,也应该逐步壮大起来。
如果说这次“特展”给珠海留下什么,除了知识、历史与敬畏、尊重,也让我们意识到市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期盼如此强烈。过去,我们常会说市民对公共文化有需求,可是需求是什么、有多少,往往没有一个量化的概念,而这次这种需求很真实,也应该得到更积极的回答、响应。
南方都市报·珠海新闻部
“南都快评”栏目 出品
本期评论员:王靖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