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轉大人」無金錢觀成社會隱憂 專家:家庭教育很重要
清华大华计量财务金融学系兼任助理教授陈怡芬建议,家庭教育很重要,父母若能从小培养理财观念,能减少更多18岁刚成年人过度消费的情况。本报资料照
国立清华大学计量财务金融系兼任助理教授陈怡芬指出,不少孩子期待18岁「转大人」,想要尽情享受成年的滋味,与此同时,也代表是一个完全行为能力人,所作所为得承担法律权利与义务,小心留下以后债信不良纪录影响办信用卡等。然而,他们无稳定经济基础,为了一时欲望「过度消费」,先享乐、后背债的状况,近年屡见不鲜。
陈怡芬直言,刚成年人没有经济能力却「0元交车」揹债,好比2006年双卡风暴,银行只讲好处、不讲风险,多数民众借贷只为满足己欲,而忽略还钱重要性,卡债族也因还不出钱,导致烧炭自杀等悲剧。
陈怡芬分析,银行一般不会推出0元车贷,通常都是贷款公司,对方以「不用自备款」为诱惑,后续再透过高利息赚回来,民众还款额度往往变得更多,若是愈滚愈多,滚到最后还不起,恐面临较吓人的逼债手法,「但他前面不会跟你说这些」。
陈怡芬建议年轻人,若真的想买机车、需借钱,身分条件不见得能借款成功,最好循正规的金融机构咨询、借贷,专业人士都会提供相关建议。
不过,18岁成年人「误入歧途」,到底谁该负责?法律上,确实是自己本身,道德层面来看,若从小能有家庭教育,或许就能避免下一个刚成年人受害。
「父母要有理财教育的意识」,陈怡芬表示,只要掌握几个观念,家庭生活随处都能分享理财观念,包含分辨需要与想要、金钱流动与支出方法、如何看价钱、信用重视、了解何为诈骗等,从小机会教育孩子金钱观的概念。有些家长从小让孩子自己管理零用钱和压岁钱,透过记帐规画来满足心愿。
长大自学理财不嫌晚,陈怡芬提及现在是自学时代,许多书籍、报导、线上课程、YouTuber、Podcast等资源丰富,何谓信用贷款、信用卡如何申请等资讯都有人在谈,她认为年轻人应有自觉去学习和接触相关资讯,否则倒霉就会是自己。
「18岁成年后,必须要有自觉,信用非常重要。」陈怡芬观察,大众不够了解金钱的信用,其实每个人与银行往来状况在联征中心一目了然,要是忽略都将成为呈堂证供,例如信用卡有无迟缴、信贷还款情形、有无被银行拒绝过等。信用一但留下不良纪录,会影响日后与银行贷款、办信用卡等金融往来,甚至造成求职不利。
除了家庭教育,学校也是重要的把关者。宜兰苏澳高级海事水产职业学校长陈永峰指出,成年年龄下修后,学校开学后都会统一向高三学生或其它年满18岁的学生,宣导、说明成年后具备的权利与应尽的责任,同时也会联系家长,告知可以更加留意孩子在这阶段的状况。
陈永峰表示,修法至今校内尚未传出成年学生揹债或面对重大刑责的案例,站在校方的立场,就是尽可能做好宣导的工作,若真的发生意外,也会协助联系相关单位如警察、消保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