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 聚焦商业航天新形势与新挑战

4月23日,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在湖北武汉圆满举办。

本次论坛旨在深度剖析我国商业航天政策内涵,探讨当前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共享商业航天产业链运行模式和市场经营战略,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以期在提升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凝聚共识,携手并进。

论坛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中国航天基金会联合主办,北京未来宇航研究院策划执行。

北京穿越者载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雷诗情主持下午论坛。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宇在致辞中表示,航天进入商业时代后市场的规律将不可逆转,除应对特殊和极端的情况之外,“太空互联网”之所以引起关注,还在于该领域具有广阔的商业空间。据美国航天基金会数据显示,全球航天经济总量达3835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收入达3073亿美元,约占全球航天经济总量的80.1%。

他指出发国际上商业航天的快速堀起,倒逼我国航天体制改革,国家对航天工业的开放,给体制内外的企业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航天事业国家行为走向商业化,市场规模正在高速提升,一个新的产业正在崛起,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这个新机遇。一方面,航天产品的价格快速下降,对传统体制内的机构引成巨大压力,也给民营企业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另一方面,商业航天成功与否,供应链至关重要,目前的供应链还未建立,这是航天企业更是民营企业难得机遇。

原欧空局局长Jean-Jacques Dordain在致辞中表示,商业航天与战略航天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个点: 一是产品而非产能; 二是商业航天是由客户(现有或潜在)驱动,而非由战略目标驱动产业发展;第三,商业与战略之间的界限本身并非泾渭分明,而且一个很模糊的区间。将商业与战略联系起来,未来将会有无限的可能性。

国际宇航科学院执行董事、院士Olivier Contant分享了国际宇航科学院与空间创新的下一个时代,六十年来,国际宇航科学院一直在寻求和探索太空探索方面的合作,并与全球26所著名科学院建立合作。他提到国际宇航科学院致力于建立一个平台,用于:国际学术交流,空间产业合作以及科学普及。

在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上,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和德宇航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产、学、研、用携手推进全球新一代海上卫星通信系统(VDES)创新与发展”的倡议,欢迎广大有志于VDES系统创新发展的各方共同加入,利用全球VDES系统升级替代AIS系统的黄金机遇,集中国内的优势和力量,一起推动VDES技术发展和应用场景开拓,为实现建成建好自主可控、安全好用的海上卫星通信系统,提升我国在世界航海技术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而努力奋斗。

随后大会举办了上下两场圆桌对话,上半场以“商业航天供应链的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变革”为主题,北京热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连红奎;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夏东坤;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兴国;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型号总师/研发中心总经理刘兴隆;北京航宇伺服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赵国平;上海京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峰;蓝星光域(上海)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一超共同出席圆桌,海南太空工厂数字信息有限公司CEO宁少杰担任主持人。

本场圆桌会议围绕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商业航天的发展和进步。会上,每位嘉宾结合自身企业发展情况,就“面对供应链的技术挑战,企业采取了哪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以及“在推动商业航天供应链的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如何平衡技术投入与成本效益,如何平衡创新速度与产品安全性”两项 议题进行阐述和充分交流、探讨。

下半场以“卫星大数据智能应用及场景拓展”为主题,邀请到星遥光宇(常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广军;北京东方至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吉平;西安中科西光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兰远鸽;湖南航升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洪峻;湖南 斯北图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陈璐;苍宇天基(北京)信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常务副总裁刘汉超;北京和德宇航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刘乐共同上台进行分享和互动,陕西丝路天图CEO韦文怡担任圆桌会议主持人。

卫星供应链和应用技术不断地影响着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和变革,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商业航天的发展和进步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不过,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如何平衡好安全与成本是值得更好的深思。

商业航天是具有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新技术产业,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新增长引擎”,商业航天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定位愈发清晰,市场化程度也将越来越高,在这个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商业航天将会引领新发展和新突破。

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是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中国航天基金会联合主办,未来宇航策划执行。论坛集主题论坛、产业分论坛、圆桌对话、商业展览、颁奖仪式、闭门会等多种模式开展。活动将围绕融合国内外商业航天先进技术理念,探讨商业航天的未来发展趋势、问题挑战和解决方案,共同探索融合创新的路径。探索发展未来宇航科技,推动商业航天产业更好地助力经济发展与社会福祉展开。助力商业航天产业主题活动走向开放化、大众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