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迎来“商业航天大年”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樊巍】在2023年上半年,中国的商业航天公司曾创下“一箭26星”以及“液氧甲烷火箭全球首次入轨”等纪录,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的态势。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在2023年下半年,多家商业航天公司还将有多次重磅发射,其中不乏多项技术突破。自2015年起,中国陆续推出各种政策和计划,扶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到现如今开辟出多元化发展的新赛道,资本市场如何有效促进科技创新,中国商业航天交出了亮眼的答卷。
降本增效
“相比传统航天模式,商业航天模式对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包容度会更高一些,决策、研发、生产的流程也更加高效。”中科宇航“力箭一号”主任设计师孙良杰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业航天允许更多民间制造业厂商进入火箭生产的管理流程,降低火箭制造的成本。”有航天业内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降本增效是商业航天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商业模式研发出来的航天产品既要确保能可靠地工作,又要在这个基础上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性。
孙良杰介绍称,在“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执行的“一箭26星”发射任务中,搭载方案包含多家卫星,并且签约后两个月内就要拿出卫星支架产品。为发挥最大运载能力并按期发射,研发团队决定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取代传统铝合金半硬壳结构,由前者制成的零件能更好实现强度和重量的最优匹配。零件最终重量较传统铝合金材料减轻1/3,既释放出大量运载能力,也降低了发射成本。
材料能够“说换就换”,体现出的不单是商业航天高效灵活的特性,更是“中国制造”的科技含量。“如今‘中国制造’水平已足够高,许多‘航天级’产品一些民营中小厂家也能生产制造。”孙良杰称,此前这些民营企业较为缺乏质量体系意识,“把它们纳入到商业航天的管理流程中,生产符合我们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的零部件,形成生产的闭环,既能降低成本,也能推动技术进步,实现良性循环。”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许多中国商业航天公司将火箭的总装车间放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此举意在更为有效地利用沿海地区制造业更为发达的优势。
中国民营火箭企业蓝箭航天在嘉兴和湖州布局了火箭制造基地和智能制造基地,两个基地分别开展火箭总装测试以及发动机制造和热试车工作。其朱雀二号火箭配套所需的零部件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浙江。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浙江已有各类航空航天相关企业100家左右,涉及航空零部件及材料、航天设备等多个领域。
“力箭一号”遥二火箭是中科宇航公司首枚在广州生产总装的火箭。“我们看中珠三角地区制造业整体实力特别强的优势。”中科宇航型号副总师周龙介绍称,位于广州南沙的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作为中科宇航打造的精益化、数字化、智慧化的运载火箭产业基地,未来具备年产30枚运载火箭的生产能力,主要用于开展系列化固体、液体运载火箭的研制、生产、试验、总装及测试工作。
瞄准SpaceX,打造中国的可重复利用火箭
商业航天模式下的灵活制度,鼓励了技术创新。中科宇航“力箭一号”主任设计师王明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商业航天这种模式天然地会逼迫企业进步。如果不能保证持续创新,许多公司会面临生存危机。
“创新已成为中国航天的主旋律。”王明明表示,商业航天对创新的包容度很大,创新的领域也很多。“综合国内外的商业航天公司来看,当前最受关注的创新领域就是火箭可回收复用技术,这样可以把火箭发射的成本降到很低。”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目前许多中国的商业航天公司都推出了自身的液体火箭以及可重复使用火箭的研发计划,该领域也被认为是中国商业航天未来的主赛道。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中国商业航天蓬勃发展的势头之下,这个过程也许比预想中发展得更快。
王明明介绍称,火箭想要实现重复使用,首先就要研发出具有重复使用能力的发动机。在美国SpaceX的猎鹰火箭实现较为成熟的重复使用之后,国内也开始回过头审视自身的技术,“国内此前研发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冗余度其实也很大,具备复用的基础”。
对于火箭箭体的重复使用,孙良杰认为,国内许多火箭在设计过程中的箭体冗余度都较大,如果配上可靠的着陆回收装置,回收后损坏程度估计不会很大,具备重复使用的基础。之前就有国内商业航天公司的火箭,贮箱在地面试车后,直接就用于飞行任务。“只要大家下定决心要去做这件事,我认为国内应该很快就能研发出可重复使用的火箭,五年内应该会有大的突破,甚至时间可能来得更早。”孙良杰这样分析称。
进入2023年下半年,中国商业航天有许多值得期待的关键发射。目前中科宇航的力箭一号遥三运载火箭正在开展总装工作,拟于今年下半年完成发射任务。而蓝箭航天也将于今年年底开展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此外,还有多家商业航天公司将在今年下半年迎来重磅发射。
社会资本可发挥更大作用
近年来中国陆续推出多种政策和计划,扶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其间,大量社会资本涌入航天领域曾引发部分人士对于市场“泡沫化”的担忧,然而随着众多商业航天公司接二连三地取得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社会资本对于航天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14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航天投资是一项长期投资,当前中国的航天产业仍然是以国家投资为主,民营航天在政策面还有待进一步支持。
“社会资本参与到商业航天注定会经历一个筛选的过程,起初大家也许会一拥而上,但如今研发实力已成为吸引投资者的核心要素。”孙良杰认为,国内有望出现像SpaceX这样的头部商业航天公司,这会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一个更健康、更有序、更开放的发展环境尤为重要。“目前中国航天的年发射数量将近60枚,未来还会有许多新型号的发射活动,如此密集的发射和快速创新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技术验证不充分的地方,在创新的过程中要允许大家有一些试错的空间。”孙良杰称。
“从全球来看,商业航天市场处于健康发展状态。”盘和林认为,SpaceX依靠火箭回收等技术,让很多人相信能够通过商业航天获得正收益,实现正循环。全球社会资本和商业航天的大趋势是走向良性循环轨道。随着发射成本的降低,商业航天的成本越来越有竞争力,普及度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