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星链”启航 商业航天加速起飞

本报记者 吴清 北京报道

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卫星互联网成为国际竞争新焦点,各国建设卫星互联网的步伐在持续加速。

7月29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G60星座首批组网18颗卫星将于8月5日在太原发射中心发射。据悉,G60星座计划今年发射108颗星,到2027年前,完成一期1296颗卫星的部署。此前,蓝箭鸿擎科技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提交了一个名为Honghu-3的1万颗卫星的星座计划。

记者注意到,2014年,《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商业航天,一大批民营商业航天企业迅速涌现。而10年后的2024年,商业航天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近日举行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发布的报告中再次提及,发展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

太空轨道和资源是稀缺和排他的,商业航天是一场竞速赛跑。根据ITU数据,地球低轨卫星总容量约6万颗,目前马斯克旗下的SpaceX(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星链计划”,要在2027年前将4.2万颗卫星送入低轨。中国商业航天需要加速追赶。

对标马斯克星链 与时间赛跑

提到航天产业,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神舟系列飞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嫦娥系列探测器等国之重器。

但当“航天”冠上“商业”这个词后,它便成为一个以市场为主导、注重商业营利模式的航天活动。与传统航天以国家为主导、主要发射应用高轨卫星不同,商业航天是以市场为主导,主要发射应用低轨卫星。

商业航天起始于本世纪初的美国,经过多年发展,马斯克于2002年创立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脱颖而出,成为全球商业航天领头羊,其“猎鹰”系列运载火箭2023年航天发射次数就达96次,将旗下的1948颗“星链”卫星送上了太空。

正像成熟的GPS定位系统,中国要有自己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美国有“星链”,中国也要打造自己的卫星互联网星座。

ITU规定,卫星频率及轨道按照申报顺序获得优先使用权,也就是先到先得。因此,发展商业航天是一件必须与时间赛跑的事业。

根据ITU数据,地球低轨卫星总容量约6万颗,目前各国申报数量已超7万颗。而按照SpaceX的“星链计划”,要在2027年前将4.2万颗卫星送入低轨。

频率轨道资源有限,中国需要迎头赶上。

2020年,中国向ITU提交了星座频谱申请,计划发射约1.3万颗低轨卫星,代号GW。2021年,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第二年国家卫星互联网建设计划“星网工程”正式立项。此外,公开资料显示,由上海市政府主导的G60星座也计划发射超万颗低轨卫星。

但提交申请并非一劳永逸,根据ITU规定,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发射,将被视为放弃轨道使用权。

“未来5到10年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国内企业要加油干、拼命干,抓住这样一个窗口期,助力我国夺取未来空天话语权。”蓝箭航天火箭研发部总经理、朱雀三号火箭总指挥戴政如是表示。

目前,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也正在加紧建设,计划在今年实现常态化发射。

天风证券分析认为,伴随着GW星座、G60星链日益成熟以及海南卫星超级工厂建设落地,火箭与卫星从设计到制造都紧密联系,能有效地降低卫星制造及发射成本,我国商业卫星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加速,火箭发射能力或将日渐提高。

机遇挑战并存 万亿市场待开拓

根据国网星座计划,我国预计要向太空发射近1.3万颗卫星,同时“G60星链”卫星互联网项目也计划将1.4万颗卫星送入轨道。业内人士认为,未来5年,我国低轨卫星制造及发射需求有望进入增长爆发期,目前国内微小卫星年产能尚有90%缺口,而火箭发射能力,已成为掣肘这些星座计划能否如期完成的一个关键。

面对巨大的缺口和紧迫的时间窗口,洪泰基金投资人张欣蔚对记者表示,仅靠“国家队”力量明显不够,民营商业航天公司需要加入,这也是近年来创新资本较多关注商业航天的重要原因。

而在2014年国家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航天后,一大批民营航天企业兴起。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有一条著名的“火箭大街”,聚集着蓝箭航天、星际荣耀、天兵科技、中科宇航、星河动力、东方空间等头部民营火箭公司。

2020年前后,一批商业卫星公司宣布获得融资,经纬中国、高瓴创投等一线投资机构纷纷入局,但后来经历了几次火箭发射失败等,投资人开始更冷静地思考商业航天的商业化命题。

根据SpaceX官网发布的信息,“猎鹰9号”火箭单次发射成本约每千克3000美元,而在此之前,全球商业航天发射成本在每千克1万至2万美元。按照马斯克的说法,未来“星舰”入役后,要最终实现一天3次发射,每千克发射成本低至200美元的目标。

依托强大的发射能力和低廉的发射成本,SpaceX正在加速打造自己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星链。与此同时,SpaceX通过构建商业航天全产业链,于2023年开始实现盈利,证明了这一商业模式能够跑通。

参照SpaceX的发展路径,戴政认为我国商业火箭的发展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研发制造一次性小型火箭,类似于“猎鹰1号”;第二步,再研发制造部分可重复使用的中大型火箭,类似于“猎鹰9号”;第三步,研发制造可全部重复使用的大型运载火箭系统“星舰”。

如今,我国民营火箭企业已经跨过了第一步,如今正在迈向第二步,即研发一款一级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

据悉,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计划明年首飞,其定位为大型可复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一子级设计复用次数不少于20次。未来其发射成本将下降到每千克2万元以下,相比目前国内民营火箭每千克约8万至11万元大幅降低。

张欣蔚认为,目前国内还没有哪家火箭公司有很成熟的产品、能稳定重复多次地完成卫星发射任务、真正实现商业化的。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火箭公司研发投入非常大,盈利至少还要5年左右的时间。

不过业内认为,虽然困难和挑战重重,但中国发展商业航天依然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一位商业航天人士对记者表示,首先中国作为制造大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的全部工业门类,具备制造产业链成本优势;我国重视理工科教育,培养了大批工程师,具备人才优势;同时,近年来,国内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商业航天发展,政策优势凸显。

据悉,2023年,我国商业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和成功率显著提升,共实施发射13次,相比2022年的5次同比增长160%。而据《2023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投资报告》,2023年我国商业航天行业发生的投融资事件超过80起,融资总额突破200亿元。

2024年7月29日,国泰君安发布研报称,商业航天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目前正从导入期转向成长期,政策支持有望推动其快速发展。参考SpaceX估值2100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级。

虽然对大多数公司来说,目前仍面临卫星供给不足、火箭运力低、发射成本高等难题,距离盈利仍有距离,但未来万亿级的市场就如同广袤的太空,依然留下了广阔的想象和开拓空间。

(编辑:张靖超 审核:李正豪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