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全球观察丨中塞、中匈合作跨上新台阶,中企中东欧绿地投资热度上升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赖镇桃 广州报道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欧洲之行,进入“中东欧时间”。
当地时间5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5月8日上午,习近平在贝尔格莱德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当地时间5月8日晚,习近平主席乘专机抵达布达佩斯,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5月9日上午,习近平同匈牙利总统舒尤克举行会谈。习近平指出,中匈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当天,习近平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共同宣布将中匈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同塞尔维亚、匈牙利的关系正在升温,这也为中国与塞匈两国更紧密的经贸合作打开空间。受访专家普遍表示,随着中塞、中匈关系的稳定发展,双边的经贸合作也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基础设施、进出口贸易之外,中国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方面的优势,将与中东欧国家深度契合,这将为中国企业出海、中东欧国家产业升级释放广阔前景。
匈牙利经济缓慢复苏,外资贡献新增长点
匈牙利地理位置优越,是中东欧的经贸枢纽,属于中等发达国家,2023年人均GDP约为2.2万美元,经济发展水平在中东欧地区位居前列。一直以来,匈牙利是电子、汽车和信息通信科技产品的外包制造中心,高科技产品占其出口大部分。
只是,2023年以来欧洲经济陷入低迷,匈牙利也未能幸免。
匈牙利中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匈牙利GDP同比下降0.8%,同年四季度GDP同比上涨0.4%。2024年一季度,匈牙利GDP同比增长1.1%,经季调后数据为1.7%,环比增长则只有0%,增速扭负为正但仍然在微幅回暖区间。
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简军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2023年匈牙利的经济不甚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能源价格高涨引发的高通胀问题,以及德国作为匈牙利主要出口市场的需求萎缩。此外,匈牙利财政紧缩,而债务水平推高、欧盟团结基金下拨受限,限制了政府刺激经济的力度,而且,劳动力价格还在持续上涨,也让匈牙利的通胀状况变得更复杂。
2024年,匈牙利的经济增速预计将回到2%以上。匈牙利财政部长Mihály Varga表示,预估2024年全年经济增速为2.5%。市场的预测则更为谨慎,4月16日,IMF将匈牙利的增速预测从先前的3.1%下调至2.2%,荷兰国际集团的简报表示,鉴于工业部门一季度依然表现疲软,将会维持2.1%的增长预测。
简军波看来,匈牙利今年的经济将会有所回升,利好因素包括进出口市场的回暖以及外部投资的带动。全球经济尤其是欧洲经济的逐渐复苏,对匈牙利的出口贸易有着刺激意义,通胀回落也会一定缓解增长压力。同时,欧尔班政府在吸引外资上做了不少努力,尤其匈牙利既是欧盟成员国,也身处连接外部和欧洲核心区域的重要区位,成为中国进入欧洲市场的重要桥头堡,中国投资贡献了匈牙利外资的大头。
据匈牙利投资促进局发布的数据,中国去年对匈牙利直接投资为76亿欧元,占匈牙利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8%,这也是继2020年后中国再次成为匈牙利最大外资来源国。
匈牙利投资促进局负责人约·伊什特万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匈牙利2023年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额130亿欧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其中,来自中国的投资发挥积极作用,正助力匈牙利经济加速发展。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宋黎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俄乌冲突使得匈牙利国内经济受到一定影响,连续出现数个季度的增长乏力而面临衰退,匈牙利的通胀率也位居欧盟国家前列。欧尔班等匈牙利政要多次在公开讲话中指出,中国从未在经济议题上对其设定任何政治标准,双方基于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合作,有助于匈牙利避免陷入欧洲的经济衰退。
塞尔维亚经济转型需求迫切
塞尔维亚是习近平主席出访欧洲的第二站,也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首个全面战略伙伴。近年来,塞尔维亚积极实行经济改革及推进私有化,实现经济增长。
凭借着低基数和经济改革,很长时间里,塞尔维亚的经济增速在欧洲国家表现突出,有人称之为“巴尔干之虎”。
即使在欧洲经济整体疲软的去年,塞尔维亚GDP达到约691亿欧元,同比增长2.5%。IMF曾表示,尽管面临不利的全球和地区环境带来的阻力,但塞尔维亚经济正在从能源冲击中良好复苏。“塞尔维亚经济对不确定性有相当强的缓冲能力……以及资本充足且流动性强的银行体系。”
今年一季度,塞尔维亚的经济增速进入快车道。塞尔维亚统计局的初步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塞尔维亚经济产出同比增长了4.6%。IMF在4月早些时候,将塞尔维亚的年度增速预期从3%上调至3.5%。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博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几年,塞尔维亚的整体经济发展形势是比较不错的,经济增速在欧洲排名靠前。2020年经历新冠疫情,塞尔维亚是较快复苏的欧洲国家,当年GDP只是小幅下滑0.9%,2021年就实现了7.7%的增长率。
但杨博文也指出,塞尔维亚还要经历深度的经济结构转型。目前塞尔维亚“三产”中,服务业占比达到69%,处于较高水平,农业有7%,工业占比11%,如果更进一步观察,塞尔维亚的服务业主要由旅游业带动,出口中低端工业品或加工工业,在价值链中处于相对中低端地位。产业结构偏向传统,成为塞尔维亚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塞尔维亚高新技术产业发育不足,还带来人才外流的问题。杨博文观察到,许多塞尔维亚的年轻人才接受完高等教育之后,就会前往德法或者其他西欧发达国家工作。难以留住符合产业升级需求的优秀人才,会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阻碍。
对此,塞尔维亚推出了《2021年至2030年产业政策战略》促进产业升级。塞政府主要从四方面推进转型:一是推动数字化转型,二是地方产业和全球价值链相结合,三是储备符合未来产业发展的劳动人才,四是工业生产低碳环保。
“可以看到,塞尔维亚借力外部的需求很强烈,因为塞政府也意识到仅凭本国努力很难实现上述目标,所以它很重视外部投资、技术,这是未来中塞合作的重要机遇。”杨博文说。
杨博文提及,斯梅代雷沃钢厂的重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家塞尔维亚百年钢厂由于年年亏损,2000年初曾出售给美方,但是美方并没有能够力挽狂澜,早几年在整个钢铁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钢厂更是危机重重。但是中国河钢接手钢厂后,通过改革运作模式、经营模式,很快实现扭亏为盈,并且成为整个中东欧地区比较重要的一个钢铁生产企业。
中塞、中匈经贸合作再上台阶
宋黎磊指出,匈牙利、塞尔维亚都意识到当前国际格局面临“时代转折”,中欧关系正进入一个在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之外提升战略互信的新阶段。两国希望将逆全球化与保护主义、地缘政治挑战与动荡冲突、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等视作共同挑战而非彼此矛盾,都将中国视为应对变局和共同挑战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而非对手。
此外,作为欧洲中小国家,匈牙利和塞尔维亚对欧洲经济的衰退情况尤为敏感。目前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小经济体极为不利,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加剧,其他因素如高利率、高通胀和全球需求疲软也普遍存在。“因此,从自身发展需求的角度看,目前两国对与中国加强合作怀有极大期待。”宋黎磊道。
对中国而言,紧密的中国-中东欧合作,也有利于稳定中国同欧洲的整体关系。简军波指出,无论是匈牙利还是塞尔维亚,都是对华友好的欧洲国家,中国与塞、匈等中东欧国家加强合作,既能够推动中国与欧洲整体关系的发展,也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枢纽,加深中国与欧洲市场的联系。再者,在中欧整体关系面临挑战时,中国同塞、匈等国的稳定发展,也能为中欧关系回归正轨增添信心。
部分中国企业已经开启中东欧的设厂征程。匈牙利是汽车电池生产的中心,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选择匈牙利作为在欧洲的首家汽车厂选址,宁德时代也在匈牙利东部城市德布勒森建设一座耗资73亿欧元的工厂。据媒体统计,近年中国企业流向匈牙利的投资额约100亿欧元,主要集中在电动车领域。宋黎磊提及,匈牙利希望通过提供优惠的税收和补贴等举措,吸引中国的资金和技术,帮助其在2030年跃升为全球第四大动力电池生产国。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未来中国同中东欧深入合作的领域,除了基建、能源等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之外,新能源车、太阳能光伏等先进制造的绿地投资值得关注。杨博文表示,除了匈牙利和塞尔维亚,实际上,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中东欧国家对于引进中国投资和技术都有很大积极性。传统上他们与德国等西欧国家保持密切往来,但他们也在“向东看”,希望中国投资项目带动当地产业的绿色转型、优化升级。
对中国企业而言,“出海”中东欧也有不少当地优势可以挖掘。杨博文表示,首先,中东欧对比西欧国家,人力资源成本还能维持在较低水平;其次,中东欧国家的营商环境相对宽松,针对投资项目的程序审核相对顺畅便利;再者,中东欧紧邻欧洲主要市场,有助于中国产品进入欧洲的大市场。
在简军波看来,中国企业可以在更多的绿地投资方面发挥潜力。除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应该寻求更多机会进入中东欧市场,塞尔维亚、匈牙利还有很多相对较小的一些项目,国内的民营企业可以寻找新的机会。
从国家领导人最新的访问成果看,中匈、中塞的经贸合作正在跨上一个新台阶。
宋黎磊表示,匈牙利会与欧盟提出的对华“去风险”政策保持距离,寻求继续做“中国在欧盟可以信任的朋友和伙伴”。中匈两国会继续加强在基础设施、产业投资、经济发展、绿色低碳和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中匈双方也在金融互联互通和绿色领域寻求更多合作机会,聚焦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生产和电池制造业的融资合作。中塞双方会加快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发展,深入挖掘创新、新能源、生物、环保等领域合作潜力。中国将在中塞自由贸易协定框架下,继续扩大进口塞尔维亚优质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