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大学「个人申请」 免口试「迳予录取」 台大教务长:恐独厚明星高中
今年大学「个人申请」试办不用口试的「迳予录取」方案,台大教务长郭鸿基难认同,他说:「光看书面资料就录取学生,有点神勇,台大很多系难办到。」家长团体则质疑,考生提出的书面资料很多是假的、虚的,不口试会有很多后遗症。
对于这个方案,有些大学支持。中央大学教务长陈志臣指出,他们有5系参与试办「迳予录取」,透过这个方案,部分考生可以及早确定录取科系,就不用到处跑来跑去参加口试,省时又省钱。
元智大学教务长陈家祥指出,免口试「迳予录取」确实可减少考生参加「个人申请」的经济负担,只要他们表现优秀、书面资料也齐全,直接录取对于学系和考生都有益。
不过,郭鸿基不太支持这个方案,他表示,台大不少系反映,许多考生提出的书面资料很好看,但在口试时一问,却什么都不知道。譬如有考生在书审资料中说参加竞赛得奖,但其实是好几个人一起完成作品,他只做一小部分,所以不知整个过程。
郭鸿基表示,台大每个系都想收好学生,但如果只能看书面资料,以同样的高中成绩来说,因为没有进行全国等化,因此,站在学系立场,可能就会录取好学校的学生,这方案最后可能变成独厚明星高中,会包装审查资料的都会区学生也会比较有利。
郭鸿基表示,台大各系在办理「个人申请」第二阶段指定项目甄试时,校方不会给他们考生的学测成绩,因此,如果第二阶段只剩书面资料审查、没有口试,很多系会觉得筛选学生有困难。
全国12年国教家长联盟指出,口试是「个人申请」非常重要的一环,大学可以从中发现学生特质及对于科系是否有兴趣,如果少了这个关卡,那就跟考试分发没两样。
全国12年国教家长联盟理事长周美里说,许多考生在写书面资料时,时常乱写、虚构、夸张或吹牛,有口试才可以戳破这些假象。她质疑,大学「个人申请」招生如果只看书面资料、没口试,公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