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助2500名重症童圆梦 喜愿协会曝正向成效
Make-A-Wish喜愿协会30周年除「圆梦影响力」研究报告外,5月11日将在大安森林公园小舞台举办「wishmakers wanted愿望推手健走嘉年华」。(喜愿协会提供/林良齐台北传真)
1994年Make-A-Wish喜愿协会成立至今,服务满30年,共协助超过2550位重症病童实现愿望,并与全台19家中大型医院合作,喜愿协会在未来的服务路途上势必不遗余力提升协会的服务量能,接触更多需要帮助的病童,尽可能帮助更多孩子实现愿望,将圆梦的正向影响力传递至他们的生命中。
喜愿协会30日发表圆梦影响力调查报告,展现圆梦过程带给儿童的正向影响效益,将圆梦带来的正面影响进行质性分析研究,并首度公布研究结果,打破大众对于圆梦及遗愿的迷思,展现圆梦影响力的正面成效。依评估报告显示,圆梦计划提供正向的转折点,不仅让病童转移注意力、减轻身心痛苦,更带领病童进入另一个新的生命阶段。让家庭及医院团队给予更多情绪支持,共同创造美好的事物与回忆使其心灵富足;而愿望的实现更为生命发展出终身的社会与心理层次的韧性。
如热爱音乐的承谚,17岁时罹患脑瘤,透过圆梦取得了第一台音乐控制器(MPC),并为跟他一样住院的病童写了一首圣诞快乐的歌曲分享圣诞节的喜悦。在成长的17年后,即使仍须持续以药物控制后遗症,他依然带着这股因圆梦产生的正向力量前进,并抱持着感恩回馈的心向大众传递圆梦的力量。
Make-A-Wish喜愿协会理事长陈冠舟表示,喜愿协会提供全人医疗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抚愈力量,圆梦的过程能够给予孩子心理支持,培养正向的人格特质、找回对抗病魔的勇气,使他们对未来充满动力、渴望继续生活;而美好的经历会成为病童前进的动能,因被关心、被爱而产生回馈与感谢,在康复后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爱与希望、促进社会共好,透过陪伴孩子圆梦的过程,发挥圆梦最大的正向影响力,成为病童医疗体系外重要的心理支持。
为持续传递圆梦影响力,Make-A-Wish喜愿协会30周年除「圆梦影响力」研究报告外,5月11日将在大安森林公园小舞台举办「wishmakers wanted愿望推手健走嘉年华」,盼借由健走活动号召更多的志工加入喜愿,共同为重症病童实现愿望、翻转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