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市场今年减塑20% 夜市难跟进

环境部2022年起补助各县市推动「示范减塑市场」,今年共47处响应,预估可减少20%、0.45亿个购物用塑胶袋。图为民众自备购物袋在台北市南门市场买菜。(邓博仁摄)

逾半塑胶袋使用量来自传统市场或夜市,环境部2022年起补助各县市推动「示范减塑市场」,今年共47处响应,预估可减少20%、0.45亿个购物用塑胶袋,但夜市减塑却一直未纳入,环境部表示,因夜市客源多为观光客,非计划性购物,加上贩售食物多样,还在评估如何鼓励减塑。环团则表示,环境部不该害怕摊商反对,而是要将夜市、市场列入限塑对象,并提供长期诱因,使摊商更有意愿配合政策。

根据环境部统计,50%至60%塑胶袋使用集中在传统市场或夜市,因此推动各县市推动至少1处「示范减塑市场」,每座市场实施减塑时间约为半年至1年,作法包含提供二次袋或循环袋、购物车或篮、摊贩张贴「不主动提供塑胶袋」标语,并询问消费者是否需要购物袋,改变过去直接替消费者装袋的习惯。

环境部资源循环署长赖莹莹指出,47处减塑市场可减少20%、0.45亿个购物用塑胶袋,不过为确保生鲜食品卫生,生鲜袋仍可以使用,至于夜市减塑,因夜市的消费型态不同,还在评估如何鼓励减塑。

环境部资源循环署组长李宜桦补充,市场多为计划性购买,民众事前可准备环保袋,然而夜市一半以上客源是观光客,加上摊贩贩售食物多样化,两者的减塑措施必须分开构想,未来能否比照减塑市场,办理各县市至少一处「减塑夜市」的可行性,需要时间讨论。

看守台湾协会秘书长谢和霖观察,因市场推动减塑,常运用环境部补助,给予民众诱因,然只要试办结束,部分摊商基于提供塑胶袋给民众较方便的观念或习惯,就故态复萌;夜市、市场还是要列入限塑对象,过去环境部推动14类场所限塑,相信民众会慢慢习惯市场、夜市限塑,也可以加强向外国观光客宣导,要携带环保袋前往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