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秒卖出逾25亿元股票!宁波灵均受罚,如何影响量化交易?
中新经纬2月20日电 (薛宇飞 实习生 魏宇暄)20日,深交所、上交所先后公告称,对宁波灵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宁波灵均)采取限制交易并启动公开谴责程序,原因是两家交易所均发现该公司管理的多个证券账户或产品在短时间内大量卖出沪深两市的股票,1分钟内合计卖出25.67亿元,影响了正常交易秩序。
业内人士认为,量化交易行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有利有弊,在一些特殊环境下确实容易放大股市波动,造成市场非理性的上涨或下跌。
平均每秒卖出4200万元
深交所在公告中称,19日,该所在交易监控中发现,9:30:00至9:30:42,宁波灵均名下多个证券账户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交易指令、短时间内集中大量下单,卖出深市股票合计13.72亿元,期间深证成指快速下挫,影响了正常交易秩序,构成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第6.2条第六项规定的异常交易行为。
深交所还称,今年以来,宁波灵均名下证券账户已多次因异常交易行为被该所采取书面警示等监管措施,但其仍未改正,继续发生异常交易行为。
随后,上交所公告称,19日,该所在交易监控中发现,9:30:00至9:31:00,宁波灵均管理的多个产品大量卖出沪市股票合计11.95亿元,期间上证指数短时快速下挫。经查明,宁波灵均上述交易违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第7.2条第(六)项“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或者下达交易指令进行程序化交易,影响本所系统安全或者正常交易秩序”规定。
也就是说,在刚开市的9:30:00至9:30:42的42秒时间内,以及9:30:00至9:31:00的60秒时间内,宁波灵均仅在1分钟内就合计卖出了25.67亿元的沪深两市股票,平均每秒卖出超4200万元。
根据相关规定,深交所决定,从2024年2月20日起至2024年2月22日止对宁波灵均名下相关证券账户采取限制交易措施,限制其在上述期间买卖在该所上市交易的所有股票,并启动对宁波灵均公开谴责纪律处分的程序;上交所决定,从2024年2月20日起至2024年2月22日止对宁波灵均管理的相关产品连续实施暂停投资者账户交易的监管措施,即暂停相关产品账户在上述期间在上交所上市交易的所有股票交易,同时启动对宁波灵均予以公开谴责的纪律处分程序。
据宁波灵均官网,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是一家专注量化投资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投研人员毕业于全球多家知名学府,硕士博士学历占比超85%。公司董事长蔡枚杰曾就职于中金公司、鹏华基金、浙商基金等。公司首席投资官马志宇曾就职于美国著名对冲基金千禧年基金(Millennium Partners)旗下世坤投资(WorldQuant),历任全球研究副总监、中国区副总经理、中国区研究总监。
据中基协官网2024年1月9日更新的信息显示,宁波灵均注册资本1000万元,员工189人,其中拥有基金从业资格的有123人,管理规模在100亿元以上;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蔡建良,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CEO是蔡枚杰。中基协网站还显示,宁波灵均正在运作的产品数量有777只,提前清算116只,正常清算4只。
另据此前报道,宁波灵均的管理规模已经超过600亿元。据私募排排网数据,该网站上共计有宁波灵均418只运行中的产品,在显示业绩数据的产品中,有6只产品成立以来的累计收益率在50%-300%左右。
规范量化交易行为
近些年,每当资本市场异动,量化交易是否在放大市场波动的讨论就会出现。
据媒体报道,2023年8月底,头部量化机构九坤投资创始人王琛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篇量化专业分析文章,并发文称:“中国量化已经承受了太多莫须有的恶意,说量化砸盘纯属无知,不是傻就是坏。”随后,宁波灵均蔡枚杰也转发了上述文章,并引用了王琛的话。
对于宁波灵均此次受罚,一家基金评价机构相关负责人对中新经纬分析称,量化交易行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有利有弊,一方面,它们为市场提供了不错的流动性,另一方面是,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容易放大股市波动。监管机构对宁波灵均的处罚,可以看作是一个典型案例。
“量化机构的策略有很多,但不管采用了哪种策略,只要该策略本身的规模比较大,就意味着执行策略的资金量比较大,当发生单边交易行为时,就容易造成市场的上涨或者下跌。”上述人士继续称,监管机构对量化交易有非常严格的监管要求,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相关交易都需要进行报备,以避免高频、快速的量化交易对市场造成较大影响,让交易在可控的范围。
2023年9月1日,中国证监会指导证券交易所出台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系列举措,发布了《关于股票程序化交易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加强程序化交易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两项通知。证监会当时称,这标志着中国股票市场正式建立起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和相应的监管安排。
上述受访机构相关负责人认为,对宁波灵均的处罚,可以表明监管部门对量化交易的一种态度,量化交易行为或许无可非议,但量化机构不能在极端的市场环境下助长非理性波动,机构投资者应当履行市场责任。
20日晚,上交所、深交所同时发布了题为《量化交易报告制度平稳落地》的文章。文章称,证监会发布的上述两项通知于2023年10月9日正式实施。在市场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上述制度已平稳落地,存量投资者已按要求如期完成报告工作,增量投资者落实“先报告、后交易”的规定,各方报告的质量总体符合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量化交易监管打下了基础。
两家交易所称,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相对中小投资者存在明显的技术、信息和速度优势,一些时点也存在策略趋同、交易共振等问题,加大市场波动。从国际经验看,境外市场普遍对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以防范对市场秩序造成负面影响。下一步,交易所将坚持以投资者为本,把维护公平性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借鉴国际监管实践,趋利避害,建立健全量化交易监管安排,包括严格落实报告制度,明确“先报告、后交易”的准入安排;加强量化交易行情授权管理,健全差异化收费机制;完善异常交易监测监控标准,加强异常交易和异常报撤单行为监管;加强对杠杆类量化产品的监测与规制,强化期现货联动监管。对于影响市场秩序的异常交易,交易所将坚决采取自律管理措施,涉嫌违法违规、情节严重的将上报证监会查处。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薛宇飞:xueyufei@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魏薇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