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以下兒童可預防死因增加 兒虐、睡姿猝死上榜

国健署公布最新6岁以下儿童死因报告,111至112年高度可预防性案件占整体35%,较109至110年21%略增,高度可预防性事故伤害案最多与儿虐有关,睡姿猝死也上榜。

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今天公布「6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回溯分析结果报告,主要针对民国111至112年回溯个案,共有19个县市举行会议,依选案机制选取344个案进行讨论,高度可预防性有122案,占35%,中度56案,占16%,低度137案,占40%,其余为资讯不足。

据报告显示,儿童高度可预防性死因,分别有79案是事故伤害、43案与猝死相关。事故伤害个案中,最多与儿虐有关,共有19人。

卫生福利部保护服务司长张秀鸳傍晚告诉中央社记者,各县市都设有重大儿虐防治小组会议,针对重伤跟死亡逐案检视,中央会再次检视孩子被虐待致死原因。

张秀鸳举例,这就像一块乳酪有很多洞,儿少在成长过程中藏有很多风险,若可以避免这些风险串在一起,就有机会防止孩子被漏接;希望尽可能透过逐一检视个案,了解分析根本原因,以进一步降低致死率。

目前看到的问题,张秀鸳说,多数发生在小小孩身上,特别是3岁以下自我保护能力很弱的孩子,加上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教养功能失灵,甚至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出问题而波及孩子,比方说同居人把对方孩子虐死。

因此,张秀鸳说,当发现哪一类型的家长具有儿虐风险因子就要提高警觉,例如去年开始提供儿保服务方案,由亲子赋能专家直接进到家中,个别指导主要照顾者如何跟孩子正向互动、教养,不但指出问题点,更直接把服务送到家,受到实务界好评。

儿童高度可预防性死因的事故伤害个案第2名,是交通事故,包含儿童自行过马路、被倒车车辆撞击等;溺毙是第3名,发生地点有水桶、浴缸、餐厅养鱼池、幼稚园戏水池、游泳池、水田等。其他死因有火灾、窒息、坠楼。

这次报告也提到,被归类为高度可预防性猝死相关43名个案,有8名是与睡姿相关,报告资料指出,照顾者陈述让年龄小于6个月个案以「趴、侧睡姿入睡」;35名是与环境相关的猝死,报告资料明确提及「窒息」、「呼吸道阻塞」或「遮蔽口鼻的物件」。

婴儿猝死症候群(SIDS)是台湾婴儿10大死因之一,国健署加强宣导,引用台湾儿科医学会婴儿猝死症候群预防建议资料,婴儿猝死症候群真正原因不明,但多数与婴儿睡眠环境有关,意外窒息更是猝死重要原因之一,建议1岁以下宝宝睡眠都应采取仰睡姿势,不要趴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