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区域、地区医院缺皮肤专科 医忧加剧急诊壅塞
7成区域、地区医院缺皮肤专科,医忧加剧急诊壅塞。(本报资料照片)
台湾皮肤科医学会最新统计,全国400多家区域医院和地区医院,却有高达7成,都没有皮肤专科医师,有中重度或复杂皮肤疾病的病患,只能往医学中心送。医师指出,就算政府想做分级医疗,若中间医院出现断层,皮肤疾患,也只能往医学中心送,恐加剧医院壅塞。
大约有70%的区域医院、地区医院没有专任的皮肤科医师可以提供服务(图/皮肤科医师王昭钦提供)
「美容医学是皮肤科的一部分,但皮肤科不等于医美!」皮肤科医学会理事王昭钦表示,有些急重难罕的皮肤疾病,例如严重药物疹(癌症新药相关更是复杂)、全身性干癣、恶性黑色素瘤、罕见的水泡性皮肤病(泡泡龙、天疱疮)等,都需要专科医师给予治疗。
不过,全台医学中心有286名皮肤专科医师,占了24%,而超过64%、约740人在基层诊所服务,至于全国400多家区域医院和地区医院,仅有127人,高达7成都没有皮肤专科医师,出现人力断层。
地区医院和区域医院没有皮肤专科医师,只能由一般科医师看诊,但没有正确诊断下也难有正确治疗。例如有病患被怀疑是蜂窝性组织炎,治疗成效不佳,经由皮肤专科医师诊疗,才发现是深层静脉血栓。
王昭钦表示,在皮肤基层诊所诊断确认需要进一步转诊处理的复杂问题,也常因为区域或地区医院没有皮肤专科医师,重症病患就只能转诊至医学中心,加剧医院壅塞现象,分级医疗沦为空谈。
皮肤科医学会发言人黄毓惠表示,目前美容医学医师来源有三:原本就有相关训练的核心专科(如皮肤科、整型外科)、非核心科别(其他科别转职)、以及医学系毕业考到医生执照后,就直接从事医美的「直美」。
健保制度亟需思考,如何让各科专科人才尽情在自己的专业发挥,让民众能够接受专业诊疗,才是民众之福。王昭钦建议,卫福部考虑将皮肤科纳入长照与癌症共同照护团队,并作为医院评鉴项目,同为医、患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