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用纳米技术防治传染病和癌症
一种神秘病毒正在南美传播
8月27日(星期二)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一种神秘病毒正在南美传播,传播途径与登革热病毒有所不同
一种名为“奥罗普切病毒”(Oropouche virus,OROV)的神秘病毒,曾一度局限于亚马逊地区,自2023年底以来,其传播范围持续扩大,引发国际关注。截至今年,美洲已有8000多人感染该病毒,主要集中在巴西,同时也在秘鲁、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和古巴出现了病例。
今年7月,巴西当局报告了两名成年人因感染奥罗普切病毒引发的奥罗普切热(Oropouche fever)而死亡,这是自近70年前该病毒被发现以来的首次致命病例。巴西官员还在调查可能与该病毒相关的胎儿死亡和畸形病例,目前已经证实该病毒可以通过孕妇传播给胎儿。目前尚无针对这种疾病的疫苗或治疗方法。
本月早些时候,泛美卫生组织将奥罗普切热疫情的风险级别从中度上调至高度,理由是该病毒的地理传播范围广泛,而这种疾病虽然通常表现为轻度至中度症状,但已知存在致命病例。8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确认该病毒在区域一级构成高度公共卫生风险,但在全球范围内的风险较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建议对从受影响地区返回的人员进行密切监测。美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已在从巴西和古巴回国的旅行者中发现了奥罗普切热病例。
奥罗普切病毒属于正布尼亚病毒属,通常通过名为“Culicoides paraensis”的蠓虫传播,而登革热病毒、寨卡病毒等常见虫媒病毒则通常由蚊子传播。但不排除其他媒介参与的可能性。
奥罗普切热的症状与登革热等其他虫媒病毒相似,包括发烧、头痛、肌肉或关节疼痛、眼后疼痛、呕吐和恶心。因此,仅凭症状很难诊断奥罗普切病毒感染,需借助分子实验室诊断。少数病例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形式,出现神经或出血症状,但大多数病例为轻度症状,通常在七到八天后消退。
目前尚无法确定奥罗普切热在成人或胎儿中的致命病例发生频率。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表明奥罗普切热的症状较之前的疫情有所变化。
《科学》网站(www.science.org)
科学家在寻找暗物质粒子上仍一无所获
物理学家再次利用超灵敏的地下探测器寻找神秘的暗物质粒子,但仍然未能找到任何线索。
世界上最大的暗物质探测器LUX-ZEPLIN(简称LZ)的灵敏度比之前任何设备高出5倍,正在寻找所谓的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Weakly Interacting Massive Particles,简称WIMP)。LZ研究团队最近在两次会议上报告称,迄今为止,仍未发现WIMP这种假设中的粒子。这一结果并未排除WIMP的存在——WIMP长期以来一直是暗物质最热门的候选者——但它暗示,这场长达40年的传奇探索可能接近尾声。
无数天文观测表明,隐形的暗物质遍布大多数星系,并提供了阻止恒星飞向太空所需的引力。然而,物理学家仍然不清楚这种物质由何种亚原子粒子构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候选者一直是WIMP,假设其质量在质子的10到1000倍之间,并通过极其微弱的弱核力与普通物质相互作用——尽管这些相互作用的确切强度尚未明确。理论家们推测,如果WIMP粒子是在大爆炸中产生的,那么今天宇宙中应有足够数量的WIMP粒子存在,以解释暗物质的成因。这种看似完美的理论一致性,被称为“WIMP奇迹”,一直是支持这一粒子存在的主要依据,使这一假设几乎难以驳倒。
如果这一理论正确,WIMP粒子应当无时无刻不在我们周围游荡,甚至穿过我们身体。耗资5500万美元的LZ探测器正是为了捕捉这些粒子与7吨液态氙中的原子核发生碰撞的痕迹。该探测器位于美国南达科他州桑福德地下研究设施的1480米深处,被设计用以屏蔽已知的辐射源。如果WIMP粒子确实存在,偶尔会有一个粒子撞上氙原子核,产生可检测到的光和电信号。
然而,自2021年12月以来,LZ探测器收集了280天的数据,研究人员在这些数据中未能发现质量超过质子9倍的WIMP粒子的任何迹象。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1、创新免疫学为传染病和癌症的防治带来新希望
合成免疫学(Synthetic Immunology)是一个前沿研究领域,可能为传染病和癌症的治疗开辟全新路径。《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的一篇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文章中,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自下而上”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纳米技术和合成生物学工具,从分子层面构建系统,并赋予其免疫功能。
在这种创新的合成免疫学方法中,复杂的免疫功能不再通过修改现有细胞或分子来实现,而是从分子构建块开始,利用纳米级组件或人工细胞组装成复杂系统。
这一过程基于合成生物学的技术,如蛋白质和肽的设计、聚合物合成以及DNA/RNA修饰和DNA/RNA折纸(即DNA或RNA链的三维“折叠”),从而生成具有功能性的纳米结构。
合成免疫学中的这种新方法有望在塑造免疫功能方面实现前所未有的精度和控制。通过从头制造免疫成分,免疫反应可以高度定制,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和效率。这为开发新型疗法和疫苗提供了突破性的路径,避免了传统方法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和时间限制。
2、日本强震揭示“双重震源”机制
2024年1月1日,日本能登半岛(Noto Peninsula)发生了7.5级强烈地震,导致280多人死亡,超过8.3万所房屋受损。
地质学家发现,这次地震几乎同时发生在断层的两个不同点上,导致地震破裂围绕并突破了断层上的“屏障”区域。这种罕见的“双重震源”机制使得“屏障”两侧承受巨大压力,最终导致能量的大规模释放,引发了整个能登半岛的强烈地震。
在能登大地震之前,该地区曾发生群发性地震,即一系列小地震,通常预示着更大的地震。来自美国、法国、中国和日本的研究团队通过先进的地震和大地测量技术,详细分析了群发性地震期间地球内部的运动。
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深入探讨了断层屏障在地震发生中的作用,有助于改进地震风险评估和未来地震预测。
《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
1、世界上最致命生物之一的毒液或成治疗糖尿病的关键
鸡心螺(Cone Snail),又称芋螺,是地球上最毒的物种之一。最近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表明,鸡心螺的毒液可能为糖尿病和激素紊乱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美国犹他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在鸡心螺的毒液中发现了一种成分,这种成分类似于人类生长抑素激素,生长抑素可以调节血糖和体内各种激素水平。这种激素样毒素具有特殊且持久的作用,既帮助鸡心螺捕猎,又可能为科学家开发治疗激素紊乱和糖尿病的药物提供参考。
生长抑素在人体内充当多种过程的“刹车踏板”,防止血糖和各种激素水平升高到危险水平。研究人员发现,鸡心螺毒素Consomatin具有类似作用,但比人类激素更稳定、更具特异性,使其成为药物设计的潜在参考模型。
通过研究Consomatin与人体细胞中生长抑素靶点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员发现Consomatin仅与一种蛋白质相互作用,而生长抑素则与多种蛋白质互动。这种精确的靶向性意味着鸡心螺毒素能够调节激素和血糖水平,而不会影响其他分子。
2、NASA发布行星防御演习报告,评估小行星威胁应对能力
今年4月,美国宇航局与其他美国机构联合开展了第五次行星防御“桌面演习”,旨在评估美国应对潜在小行星或彗星撞击的准备情况。
此次演习探讨了不同威胁等级的假设情景,评估了包括DART任务在内的现有技术和战略,旨在化解潜在的天体威胁。
近日,美国宇航局发布了第五次行星防御演习的情况摘要。此次演习由美国宇航局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PDCO)与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联合举办,旨在评估和提升美国应对潜在危险小行星或彗星威胁的能力。
尽管目前并无已知的重大小行星撞击威胁,但假设演习通过模拟不同情景的风险、应对方案和合作机会,为行星防御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在演习中,参与者考虑了美国和全球对一颗假设小行星的潜在反应。根据初步计算,该小行星在约14年内有72%的可能性撞击地球。然而,由于该小行星从太阳后方经过,初步观察并不足以精确确定其大小、组成和轨迹,后续观测将至少推迟7个月,这一关键时间的损失使得形势更加复杂。(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