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人赴日「买7亿精品」逃漏税7千万! 日政府崩溃改免税制度
▲日本当局发现2022年有9人购买价值34亿日币的精品后,疑似日本转卖赚取差价,逃漏约3.4亿日币。(图/记者蔡玟君摄)
记者王佩翊/编译
日本政府鉴于逃漏税问题严重,决定更改免税制度,最快2025年开始实施。而新制采取「先付后退」,要把商品带到机场,通过检查后才能退税。日本当局调查,光是2022年就有至少9名不属于免税对象的人逃漏约3.4亿日币(约新台币7174万元)的消费税。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报导,日本会计检察院在2022至2023年针对价值约647亿日币(约新台币136亿元)的免税商品进行抽样调查。其中有9人购买了近34亿日币(约新台币7.1亿元)的高额物品,且取得3.4亿日币(约新台币7174万元)的免税额,但是却未在出境时,向东京海关的羽田海关支署和成田海关支署出示免税商品,疑似是出境前就在日本国内转卖。
根据日本会计检察院表示,这9人都采取相同手法,故意在快要结束登机手续时才到达机场柜台,而在时间压力下,海关没能对其制作「要求支付税款」的通知书。虽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口头告知,但由于海关工作人员对规则不熟悉,当时并未对这9人进行口头通知,也并未登记。
▲日本东京都银座精品店林立。(示意图/达志影像/newscom)
9人所购买的免税商品包含名表和名牌包等,总金额达到33.99亿日币(约新台币7.1亿元),应该缴纳的消费税总额约为3.4亿日币(约新台币7174万元)。日本税务部门怀疑,这些人并未将购买的高级商品带走,而是在日本国内就已经转卖。
如果海关在旅客出境时下达要求支付税款的通知,即使无法当场征收,也会将该名旅客登记为未缴纳税金者,日本的海关系统则会在该名旅客再次入境时进行追踪,并要求支付款项。但是如果没有登记,未来很难追回款项。
由于访日游客数量持续增加,使得游客购买高额免税品后在日本国内转卖的不法行为越来越夸张。日本会计检查院揭发转卖现象之后,日本财政部已在8月通知海关,下令彻底落实要求旅客支付税款的通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政府已经决定修改免税制度,在购买商品时预先征收消费税,直到出境时确认将物品带到国外,才进行退税,新制最快2025年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