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规模最大老人食堂开张 一次照顾两部落
历时3年,投入公所申请的前瞻计划、基金会对外募款经费等超过800万元,全阿里山乡规模最大的老人食堂正式开张、启用。(天主教中华圣母基金会提供∕吕妍庭嘉义传真)
,全阿里山乡规模最大的老人食堂正式开张、启用,部落长辈笑得开怀。(天主教中华圣母基金会提供∕吕妍庭嘉义传真)
历时3年,投入公所申请的前瞻计划、基金会对外募款经费等超过800万元,全阿里山乡规模最大的老人食堂正式开张、启用。(天主教中华圣母基金会提供∕吕妍庭嘉义传真)
阿里山暖暖老人食堂社工提供长辈送餐服务。(天主教中华圣母基金会提供∕吕妍庭嘉义传真)
请的前瞻计划、基金会对外募款经费等超过800万元,全阿里山乡规模最大的老人食堂正式开张、启用。(天主教中华圣母基金会提供∕吕妍庭嘉义传真)
天主教中华圣母基金会与阿里山乡公所携手合作,历时3年,投入公所申请的前瞻计划、基金会对外募款经费等超过800万元,将闲置的达邦村旧图书馆重新整修后,今在达邦部落头目引领祈福仪式下,全阿里山乡规模最大的老人食堂正式开张、启用,一次能照顾达邦、特富野两部落长辈。
天主教中华圣母基金会执行长黎世宏表示,基金会在达邦部落扎根近15年,从设立长青活力站,后续引进交通接送车、到宅医疗和老人食堂,让照顾网络更加全面,尤其阿里山暖暖老人食堂增设无障碍坡道及厕所、厨房,一次最多可供近100人分餐点,规模为阿里山乡最大,提供达邦、特富野两部落独老、两老相依、行动不便等55岁以上长辈,或经社工评估有餐食需求者,每日提供新鲜现煮4菜1汤1饭,且经济困难者皆免费。
「吃一碗面要走路2小时」是部落真实情景,根据基金会服务统计,部落里超过60%长辈白天独自在家,餐食准备不易,75%长辈常食用反复加热隔夜菜,更有23%长辈患有3种以上病痛,无法久站处理食材,长期下来营养失衡,让长者三高等慢性疾病状况加剧。
为让老人家在食堂吃饭,可以回想以前旧部落时的美好景象,基金会邀请邹族艺术家们妆点食堂空间,木竹制品的层架、器皿,铁件雕刻山林动植物等多元媒材,墙面彩绘部落神话故事、庆典、族人生活样貌,另透过长辈票选,「minocu米诺筑部落厨房」成为食堂贴近在地的别称。
同为邹族人的食堂厨师,使用高山在地食材入菜,搭配烹调创意,让食堂长辈在「吃」也能有新奇的感受,为阿里山暖暖老人食堂注入独一无二的生命力,今共餐的长辈忍不住夸「饭很好吃!人多,饭特别香」,希望可以常来食堂吃饭。
高龄92岁小惠bai(邹语指奶奶)是食堂最年长的长辈,从家门口到食堂需走上陡高的铁梯,天雨路滑时,踏出的每一步都是风险,让bai曾经几次在家门口跌倒爬不起来,另阿月bai是食堂服务的长辈里,住家离食堂最远,开车需走过连续蜿蜒近9公里山路,现在有交通接送、送餐服务后,阿月bai每天能搭车到食堂吃饭,工作人员也会亲送一分餐点给小惠bai,即时关心长辈健康状况,给予协助。
今阿里山乡公所秘书高瑞芳、达邦社头目汪启德、特富野社头目汪义福、阿里山乡民代表会主席林清良、乡代会副主席汪之龙、达邦村长庄有为及黎世宏等人为长辈添上热腾腾饭菜,希望「用一个食堂,照顾一个部落」,让长辈们在像家一样的地方,找回营养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