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破坏性创造 陆学者吁理性看待
当AI在全球蓬勃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争议也激起不少担忧声浪。但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吕本富表示,当前需要理性看待人工智慧的破坏性创造。(新华社)
当AI在全球蓬勃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争议也激起不少担忧声浪。但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教授、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吕本富表示,当前需要理性看待人工智慧的破坏性创造,过程中总会有或大或小的问题,但是过度悲观,杞人忧天是不可取的。
近期包括特斯拉创办人马斯克在内等一批业界人士喊话要暂停训练功能更为强大的生成式人工智慧系统,吕本富近日在大陆《环球时报》撰文直言,大陆内部也有类似的担心,目前这些质疑可能加剧公众焦虑,难有建设性作用。
吕本富认为,泛泛的讨论、杞人忧天都没有意义,更重要的是认真思考接下来发展可能面临的风险,尽快制定治理方案。如何尽快突破AGI(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发展的技术瓶颈、监管体系如何弹性化,以及就业问题需要未雨绸缪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他称,海外大厂的AGI开源技术有随时关闭的风险,大陆需要有自研的大模型,莫让别人的地板成为大陆的天花板。但目前大陆大模型的问答结果与国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以晶片为核心硬体基础的算力一直还处于卡脖子状态。如何突破这些技术瓶颈,甚至换道超车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
吕本富还说,大陆对AGI的监管讨论刚刚开始,尚未形成成熟的监管思路。在国际竞争如火如荼之时,监管的效率直接决定了AGI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如何在资料与隐私安全、滥用风险、伦理等方面保持平衡,考验着监管者的智慧。
此外,吕本富表明,经济史表明,真正能够引发宏观性、全局性就业危机的因素只有经济萧条和制度摩擦,而不是机器换人;机器可以代替一部分人力,但是同时也会按自己的乘数效应产生很多新职位,甚至比以前更多。
不过,他也坦言,AGI确实对就业具有偏向性影响,可能导致劳动力就业结构呈现V型趋势;中等技能的常规工作不断减少,中等技能水平的劳动力面临更大的被替代风险。但生产力工具与人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目前需要理性看待人工智慧的破坏性创造,最重要的是着眼于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