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手机概念股爆发:成色或显不足,AI芯片、算法突破是关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赛男 上海报道
2024年开年,AI卷到手机行业。
近期,三星和谷歌相继发布最新搭载AI功能的智能手机,苹果宣布后续iOS18将加入AI功能。国内手机厂商也在加码AI投入,OPPO、荣耀、小米等多家手机厂商展示了主打AI功能的新款手机,魅族更是直接宣布决定“All in AI”。
AI手机的这把火也“烧”到了资本市场。近期,“AI手机概念股”掀起涨停潮,福蓉科技斩获五连板,卓翼科技三连板,道明光学收盘录得两连板,此外,歌尔股份、传音控股、惠威科技、光峰科技、漫步者等也跟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注意到,近日投资者纷纷涌向互动平台,询问公司在AI手机领域的布局,已有20余家上市公司作出回应。此外,也有多家公司在接待机构调研时明确回复了AI手机相关业务。
尽管市场热情高涨,但有机构人士和业内分析人士提示,需要冷静看待目前的AI手机。“就目前的供货情况来看,我们给AI手机提供的是硬件,和以往给其他手机产品供货没什么区别。”一家为AI手机提供结构件材料的供应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至于有多少增量,这个数据还没统计出来。”
手机厂商全面拥抱AI
从手机厂商的落地来看,三星可谓打响了2024年AI手机竞争的第一枪。
其于1月发布的Galaxy S24系列,主打一个AI赋能,可在端侧实现实时翻译、写作助手、即圈即搜、相片助手等多项AI功能。最新消息显示,该款手机在韩国销售仅28天就突破100万部,刷新了S系列手机销量最快破百万的纪录。
而在去年底,谷歌也将人工智能直接集成到了最新手机Pixel 8系列中。该系列搭载自研Tensor G3芯片,AI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其中的Pixel 8 Pro是第一款可以直接在设备上运行谷歌AI模型的手机。
苹果方面,日前该公司被爆放弃造车项目,转投生成式AI开发项目。最新爆料显示,苹果或于近期发布iOS17.4特别版本,带来全新AI功能。
国内手机厂商不遑多让。在日前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OPPO、荣耀、小米等均展示了主打AI功能的新款手机。魅族更是宣布进行战略调整,决定将“All in AI”,停止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的开发。
“2024年是AI手机元年”逐渐成为行业共识。这意味着,一个换机高峰即将到来。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预计,到2027年底,内置AIGC功能的手机出货量将超过5亿部。
尽管“AI+手机”展现出的潜力让市场为之兴奋,但从当下已发布的AI手机来看,AI功能还仅集中在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方面,离理想中的AI手机仍存在差距。
“当前,AI手机尚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提升离线环境下AI处理能力、优化AI运算能效、延长电池寿命,以及加强AI决策的透明度和伦理规范等。”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理想的AI手机应具备全方位的智能感知与自主服务能力,能无缝融入用户生活并与各类智能设备联动。”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也认为,尽管AI技术在图像和语音识别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某些复杂场景下仍可能出现误识别或识别效率低下的问题,另外在隐私保护、功耗与性能平衡方面也面临挑战。
“AI手机元年”下的产业链机会
不过,资本市场在这场新竞赛中已经嗅到了机会,“AI手机概念股”横空出世。
近日来,给三星、谷歌AI手机供货的产业链上游供应商获得资本追捧,投资者涌向各家公司询问相关供货关系或AI手机布局,机构也开始扎堆调研。
据不完全统计,思泉新材、诚迈科技、道明光学、福蓉科技、水晶光电、鹏鼎控股、江波龙等20多家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上对AI手机业务进行了回应。1月以来,传音控股、联创电子、力芯微、希荻微、思泉新材、江波龙等获得机构集中调研。
其中,安洁科技回复投资者称,公司生产的散热功能相关产品有应用于智能手机。歌尔股份也表示,公司的精密声学零组件等产品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等硬件产品中。
而在这一系列概念股中,最火的标的无疑是福蓉科技。公司此前在互动平台表示,其供货的三星S24系列手机、谷歌Pixel8系列手机等产品都具有AI功能。公司一直是三星、谷歌等终端客户的主力供应商。此言一出,福蓉科技连获五个涨停。
之后福蓉科技进行风险提示,称目前公司主要为前述手机提供铝制中框结构件材料,下游品牌主要根据消费者需求安排生产计划,不排除公司铝制中框结构件材料全年订单存在波动风险。
实际上,细看之下,这些大火的所谓“AI手机概念股”不过是传统消费电子板块概念的延伸。AI手机将对这些公司业绩带来多大提升,仍要打上一个问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AI手机相较于传统手机更多的是软件方面和核心部件的提升,就结构件而言,供给AI手机或传统手机,并无太大差别。”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也对记者表示,“目前各家手机厂商推出的AI手机与传统手机差距不大,只不过添加部分AI功能。从近期二级市场概念股表现来看,仍然是基础制造厂商受益。”
诚然,AI手机的出现确实带来了传统供应链的提升机会。希荻微主营电源管理芯片及信号链芯片,公司在2月接受机构调研时就表示,AI手机大模型的运转对电源管理芯片的性能指标要求会进一步提升。热管理材料供应商思泉新材也在机构调研中表示,AI应用要求更高的算力性能支撑,将会对散热解决方案提出更高的要求。
但AI手机真正的突破显然不在此处。“未来AI手机要突破,必须是算力、算法、设计、光模块、OLED等核心部件厂家的崛起。而由于目前我国在以上方面仍与西方有较大的差距,因此短期二级市场的表现更多理解为概念性炒作,并没有基本面的支撑。”屈放说。
洪勇也谈到了多类厂商预计受益,但集中在更核心的产业链环节:包括但不限于专注于研发AI芯片和加速器的半导体厂商,生产高性能传感器及其他关键硬件的零部件供应商,提供AI操作系统和核心算法的软件服务商,致力于大数据处理和云服务的企业,以及不断拓展AI应用边界的应用开发者和服务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