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GPU,重磅宣布:向CUDA发起新冲击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综合自tomshardware,谢谢。

日前,AMD 高级副总裁兼计算和图形业务集团总经理 Jack Huynh 宣布,公司将把面向消费者的 RDNA 和面向数据中心的 CDNA 架构统一为一个名为 UDNA 的微架构,这将为公司更有效地应对 Nvidia 根深蒂固的 CUDA 生态系统奠定基础。AMD 宣布这一消息之际,已决定降低高端游戏显卡的优先级,以加速市场份额的增长。

当 AMD 在 2019 年放弃其 GCN 微架构时,该公司决定将其新的图形微架构分为两种不同的设计,其中 RDNA 旨在为消费市场的游戏图形产品提供支持,而 CDNA 架构则专门为满足数据中心以计算为中心的 AI 和 HPC 工作负载而设计。

Huynh在与媒体的问答环节中解释了这种分裂背后的原因,以及采用新的统一设计的理由。我们还跟进了即将推出的架构的更多细节。以下是经过少量编辑的对话记录:

Jack Huynh [JH]:AMD 的一项重大变革是,如今我们为 Instinct 数据中心 GPU 采用了 CDNA 架构,为消费产品采用了 RDNA。它是分叉的。展望未来,我们将其称为 UDNA。将有一个统一的架构,包括 Instinct 和客户端 [消费者]。我们将统一它,这样开发人员就可以更轻松地使用它,而现在他们必须做出选择,而价值并没有提高。

我们对其进行了分叉,因为这样可以获得子优化和微优化,但这对这些开发人员来说非常困难,尤其是在我们发展数据中心业务的情况下,所以现在我们需要统一它。这是其中的一部分。因为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的吗?我在考虑数以百万计的开发人员;这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第一步是达到数百、数千、数万、数十万,希望有一天能达到数百万。这就是我现在告诉团队的。这就是我们 现在必须建立的规模。

Tom's Hardware [TH],Paul Alcorn:那么,随着 UDNA 将这些架构重新整合在一起,所有这些是否仍能向后兼容 RDNA 和 CDNA 分离?

JH:所以,我们想做的事情之一是……我们在 RDNA 方面犯了一些错误;每次我们更改内存层次结构、子系统时,它都必须重置优化矩阵。我不想那样做。

因此,展望未来,我们考虑的不仅仅是 RDNA 5、RDNA 6、RDNA 7,还有 UDNA 6 和 UDNA 7。我们计划推出接下来的三代产品,因为一旦我们获得优化,我不想再更改内存层次结构,否则我们会失去很多优化。因此,我们有点强迫解决完全向前和向后兼容的问题。我们今天在 Xbox 上就是这么做的;这非常可行,但需要提前规划。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这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PA:当你把它带回到统一架构时,这意味着,需要明确的是,未来的桌面 GPU 将具有与 MI300X 相同的架构?对吗?

JH:这是一种从云到客户端的策略。我认为这也会让我们变得非常高效。所以,你不需要两个团队来做这件事,而只需要一个团队。这不是在做一件疯狂的事情,对吧?我们之所以分叉,是因为我们想在短期内进行微优化,但现在我们已经有规模了,我们必须重新统一,我相信这是正确的方法。可能会有一些小障碍。

PA:那么,重新合并需要多长时间?我们还需要多少代产品才能看到这一点?

JH:我们还没有透露。这是一个策略。策略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认为这是正确的策略。我们必须确保我们做的事情是正确的。事实上,当我们与开发人员交谈时,他们很喜欢这个策略,因为同样,他们有其他部门告诉他们做不同的事情。所以,我需要降低复杂性。

[...]从开发人员的角度来看,他们喜欢这个策略。他们实际上希望我们早点这样做,但我无法在飞机在空中时更换发动机。我必须找到正确的方法来设定它,这样我就不会破坏一切。

最后,是的,高端硅片可以构建市场,但最终,软件支持往往决定了赢家和输家。Nvidia 已经向大师班传授了如何利用其无与伦比的专有 CUDA 生态系统构建看似坚不可摧的护城河。十八年前,Nvidia 从 CUDA 开始奠定其帝国的基础,其最根本的优势之一可能是 CUDA(计算统一设备 架构)中的“U” 。Nvidia 只有一个适用于所有用途的 CUDA 平台,它利用相同的底层微架构来实现 AI、HPC 和游戏。

Huynh 表示,CUDA 拥有 400 万开发人员,他的目标是为 AMD 取得类似的成功铺平道路。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AMD 继续依靠开源 ROCm 软件堆栈来对抗 Nvidia,但这需要用户和开源社区的支持,他们将承担优化堆栈的部分负担。AMD 可以采取任何措施来简化这项工作,即使以对某些类型的应用程序 / 游戏进行一些微优化为代价,也将有助于加速该生态系统的发展。AMD

因 ROCm 堆栈的功效经常分散而受到了不少批评。当它在 2022 年收购 Xilinx时,AMD 甚至宣布将让当时的 Xilinx 首席执行官 Victor Peng 负责统一的 ROCm 团队,以对项目进行更严格的控制(Peng 最近退休了)。这项努力至少取得了一些成果,但 AMD 因其 ROCm 堆栈的状态而继续受到批评——很明显,该公司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才能完全具备与 Nvidia 的 CUDA 竞争的能力。

尽管UXL 基金会 (UXL Foundation)出现了,但该公司仍然专注于 ROCm。UXL基金会是一个针对加速器的开放软件生态系统,得到了高通、三星、Arm 和英特尔等业内其他参与者的广泛支持。

与目前的 RDNA 和 CDNA 分裂相比,UDNA 究竟会发生什么变化?Huynh 并没有详细说明,显然还有很多基础工作要做。但一个明显的潜在痛点是 RDNA 中缺乏专用的 AI 加速单元。

从 2018 年开始,Nvidia 为整个 RTX 产品线带来了张量核心。AMD 在 RDNA 3 中仅具有有限的 AI 加速,基本上通过 WMMA 指令以更优化的方式访问 FP16 单元,而 RDNA 2 完全依赖 GPU 着色器进行此类工作。

我们的假设是,在某个时候,AMD 将通过 UDNA 为其 GPU 带来对张量操作的全栈支持。CDNA 自 2020 年以来就拥有这样的功能单元,并在 CDNA 2 (2021) 和 CDNA 3 (2023) 中增加了吞吐量和数字格式支持。鉴于如今在数据中心和客户端 GPU 上进行的 AI 工作占主导地位,为客户端 GPU 添加张量支持似乎是一个关键需求。

统一的 UDNA 架构是与 CUDA 竞争的下一个合乎逻辑的步骤,但 AMD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Huynh 不会承诺新架构的发布日期,但考虑到 AI 市场涉及数十亿美元,执行新的微架构战略显然将成为当务之急。

不过,根据我们听到的有关AMD RDNA 4的消息,UDNA 似乎至少还需要一代。

AMD 放弃旗舰显卡,专注于更重要的 GPU 之争

AMD 正式将注意力转向下一代中低端 GPU。搭载 RDNA 4 芯片的 Radeon RX 8000 系列显卡至少在初期不会有高端型号。

在多次传出“红队”将退出高端 GPU 领域的传言后,我们终于得到了官方的答案。AMD 似乎不再对追求尽可能快的芯片感兴趣。新战略将专注于抢占更多市场份额,重点关注其当前一代产品已经大放异彩的预算细分市场。该品牌了解到,玩弄谁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并不能获得预期的结果。

根据 AMD 高级副总裁 Jack Huynh的说法,该公司将把重点转向市场份额。事实上,AMD 在这方面落后了,最新数据显示,其市场份额仅为 12%,而 Nvidia 的市场份额为 88%。首先,最初的目标是攀升至 40% 或 50% 的份额,这个目标要高得多,但并非不可能实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Huynh 并没有表示放弃光环产品,所以我们最终可能会看到一个多芯片怪兽。

话虽如此,这并不意味着 Radeon GPU 的性能会很差。据多方传言,AMD 的目标是RX 7900 XTX或RTX 4080级别的性能,同时可能以更低的价格推出。有什么不喜欢的呢?这也不是 AMD 第一次走这条路,五年前它就用基于 RDNA 1 架构的 Radeon RX 5000 系列做过同样的事情。我不能说它们会降价多少,但考虑到过去四年市场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任何低于 500 美元的价格都是受欢迎的。

虽然这一策略无疑意味着 AMD 会损失一些高端利润,但如果一切顺利,单纯的销售数字应该可以弥补这一损失。别忘了,它的芯片为许多游戏机和掌上电脑提供支持。更广泛的覆盖范围的另一个好处是更好的游戏优化,因为应该会吸引开发人员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支持更大的受众。至于服务器领域,AMD 仍将提供一流的产品,例如 MI300,用于高性能和 AI 工作负载。

下一代 GPU 之争将以英特尔和 AMD 争夺价值主张为主角,而 Nvidia 至少在一段时间内稳坐王座。没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最终用户可能会从急需的价格战中受益。话虽如此,对于那些想要获得最佳显卡的人来说,Nvidia 可能孤军奋战,随心所欲地选择定价——除非英特尔或 AMD 用一款野兽芯片给我们带来惊喜。

总之,未来将会很有趣。

https://www.tomshardware.com/pc-components/cpus/amd-announces-unified-udna-gpu-architecture-bringing-rdna-and-cdna-together-to-take-on-nvidias-cuda-ecosystem

半导体精品公众号推荐

专注半导体领域更多原创内容

关注全球半导体产业动向与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3881内容,欢迎关注。

『半导体第一垂直媒体』

实时 专业 原创 深度

公众号ID:icbank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