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特辑|李玲:迎风跃起 逆风翻盘

突破 年龄的刻度

“历经过最坏的情况,就会抛开所有负担。”

一根撑竿,越长就越硬,因为它的弹性会变弱; 也是这根撑竿,因其变形所蕴含的能量随着竿的回弹得到释放时,运动员便能借助这根竿子划出完美弧度、跃出新的高度。

撑竿跳高运动员李玲,从12岁开始训练撑竿跳高直到如今,已经过去了23年。她曾跃至高峰——首位在世界三大赛中获得撑竿跳高世界冠军的中国选手、女子撑竿跳高亚洲纪录保持者,也曾经历过低谷,在参加东京奥运会时无缘决赛,但也是这次比赛,让她意识到,“历经过最坏的情况,就会抛开所有负担”。

在李玲的心中,2021年8月2日,东京奥运会新国立竞技场,她曾经历了一个难忘时刻。

那天,是东京奥运会田径项目进入第4个比赛日,晚上8点半,赛场开始淅淅沥沥下起小雨,李玲当时排在靠后出场,就在她前面两个运动员开始比赛时,雨越下越大,比赛不得不中止延迟,这一延迟,过去几年的准备、努力与期许便更加强烈地涌上心头。

“那个时候,太想太想比好一场比赛。这场比赛前我们经历了疫情,那几年的备战过程,不光是运动员,包括教练员、工作人员、队伍里所有的人,大家其实都挺难的。因为所有人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就特别想表现好。”

天不遂人愿,当比赛再次宣布开始,李玲的状态并未完全恢复,三次试跳4米55失败,李玲无缘决赛。赛后,她经历短暂的低落,很快便调整好自己,“当时就感觉 已经这么低点了,也就没有任何顾虑”。一个多月后,9月22日,李玲在第十四届全运会赛场上,以4米70的成绩打破赛会纪录,拿到了金牌。

这种绝地反击的时刻在影视或小说中或许只是转瞬即逝的桥段,但对运动员来说,这背后所蕴藏的艰辛、痛苦与困难,则日日可见,无法回避。

撑竿跳高在李玲看来,是一个兼具技术、体能与速度的运动。从小练习这个项目的她,在初时,简单一个竿子举过头顶的动作,就必须练习一遍又一遍。撑竿跳高作为田径与体操相结合的运动,不仅要练习跨栏,也要会体操,通过助跑并借助器械在空中完成转体倒立更是要求下肢力量、跑跳能力、核心肌群包括上肢力量的综合。

不仅动作环节多,就连这个项目可调节的因素也很多,比如,每个撑竿跳高的运动员选用的撑竿都会有所不同,需要跃过的那根横竿也可前后动,这也决定了在任何环节上的细节多做一点,都可以决定甚至扭转整场比赛。

李玲将其比喻为“追光的过程”,“比如,你的动作在某个细节上多做一点,无论 是进攻更快,还是节奏更好,它总会存在让你进步的点,这进步的一点就像是你在追光的过程,它让你看到光明,你就会一直追下去”。

追光的过程中总有阴影,比如,常年训练与比赛过程中不断积累的伤痛——跟腱增生、腰肌劳损、坐骨结节劳损。也许是经历过至暗时刻,李玲对此的心态强大而自洽。

“那些劳损伤,我不再期待它们什么时候会好。如果你总是有这种期待,当你发现它没有那么容易好,就会非常失落。我现在就是和我的劳损做朋友,把它纳为我身体的一部分,我只需要想怎么样能够减少疼痛,让它能够尽量去完成我的训练或比赛。”

如果对于撑竿跳高这项运动有任何文学性的想象,总难免会好奇,当运动员跃过横竿的那一刻,将看到怎样的风景?

对于这个问题,李玲的回答是技术性的,细节满满,并贴近现实,“那一瞬间特别快,感觉旁边都是花的,你就过来了。如果起跳的时候能看见自己的手,团体的时候能看到腿,那说明这两个动作做得还不错”。

当运动员借助撑竿腾至半空时,看不到裁判,看不到教练,看不到对手,更看不到观众,现实以一团光影的形式在身旁快速略过,目光所及只是起跳时的手和团体时的腿。那些文学式的幻想,对于运动员并不重要,她要做的只是纵身一跃,跃过这个时刻,跃过刻板印象,跃向新的成功。

从2001年开始学习撑竿跳高,直到2015年成为亚洲田径锦标赛冠军并打破亚洲纪录,李玲称自己,“十三年磨一剑”,此前13年的光阴被她一语带过,但她牢牢记住了自己破亚洲纪录的那个瞬间,“当时我就想着,左手撑住,左手撑住就行”。

依然是决胜时刻,依然是技术性细节,在这些短暂之中也能感受到她背后所投入与付出的努力。如同网络热梗中“J人给P人一点小小的震撼”(MBTI性格测试其中一种分类方式,J人更偏好计划,P人更随心所欲),李玲像是典型的J人。

她有一个本子,每年都在本子上给自己列目标和计划。每次比赛前一天,会细细地写下比赛细则,包括各个时间段要做什么、比赛注意事项、如果出现何种情况应该如何调整和应对……而赛后,也会立刻写总结。这个习惯从她第一次参加比赛时到如今,从未断过。

虽然有严谨的一面,但李玲依然是可爱的。她记得母亲曾经对她说过“要和你的器械做朋友”,她时常会“拟人化”地和自己的撑竿交流一小会儿,训练时准备拿撑竿她会说,“开始上班!”把它们收回去时也会说,“今天辛苦啦”。对她来说,爱护撑竿是十分重要的,于是也不介意,会由此流露出这至真至纯的个性。

2023年10月,李玲在第19届杭州亚运会赛场上拿到了女子撑竿跳高比赛金牌,但她依然希望自己能够突破自我,跳得更高。对于“突破边界”,李玲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如果每一次小的挑战都能成功,则积跬步以致千里,那么大的突破就不会遥远。

采访前不久的那个下午,她在做力量训练。她以这个极为微小的日常为例,“做力量的时候,做4次就觉得肌肉很酸,后来我想,别的欧美运动员那么壮,她们做4个会酸吗?然后我就坚持下来,继续做下去了。只有不断克服这些小的困难,才能慢慢积累突破大的边界,不是吗?”

为了备战此次巴黎奥运会,李玲已经并继续做着诸多准备:拉长助跑距离、加快助跑速度、提高握竿高度,这些细节上的调整,都意味着巨大的改变与付出。而我们也将在巴黎奥运会的现场再次看见李玲,看见她奋力助跑、牢牢撑竿,并轻松一跃,跃过过去的自己,跃过未来那个时刻,跃向更远的、属于她的那一片晴空。

COSMO :除了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最美的瞬间还有哪些时刻?

李玲:我最喜欢自己的时刻,就是能很坚毅地去面对挑战,并且挑战成功的那一瞬间,我很喜欢那个时候的自己,也觉得那个时候自己很帅。

COSMO :在杭州亚运会领奖台上,你头戴发簪、额点花钿领奖的画面登上热搜。你平时对国风类的装扮感兴趣吗?

李玲:我们中国古代文化中很多建筑、服装配色特别好看,艺术感也很强,所以我一直都很喜欢。当时领奖时戴的发簪还是我专门买的,去选和领奖服比较配的簪子。

COSMO :每次看到媒体称呼你为“老将”的时候,会有对年龄的恐惧感吗?

李玲:不会。我觉得每个年龄段都有其美好,80岁有80岁的美,100岁也会有一种让人感觉到内涵的美。每个年龄段活出自我的姿态和模样,这样就很好。

原文刊载于《时尚COSMO》7月刊

策划:朱瑾

编辑:若菲、曾瑶

文:明星辰

视觉:卞玉清

摄影:秋楠

部分美术置景:勺子

造型:LillianLiu

服装协助:yaoyao、发发

化妆:钱彼得

发型:Rocky

编辑助理:宫哲怡、耿全颖、王镭静、李昕澎

设计:闫硕伟

新媒体编辑:兰昕雨

排版:Yuri、饼饼

美编:姜黑勒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