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三砲战60周年(四)824海战 东碇岛曾开火

▲东碇岛坚硬的玄武岩地形易守难攻,是金门西南最重要的海上堡垒。(图/记者林健华摄)

文/特约撰述 林健华

823砲战开打后,在44天的激烈砲战中,金门附近海域曾发生4次海战,其中以「824」、「92」两役最为激烈,共军在这两场重要海战败得很惨,进犯舰艇几乎尽没,海上「封锁金门」迷梦也因此破碎。

8月24日16时30分,金门料罗湾已停泊了十余艘准备卸载运补物资的国军舰艇;中共部署于厦门的护卫艇及鱼雷艇伺机而出,准备攻击对进行金门运补的国军船舰,共军以声东击西佯攻东碇,引诱国军海军支队赶赴东碇驰援,当时率维源、沱江、湘江三舰在「北碇」东南海面巡弋的海军支队长姚道义上校,立即下令备战。

▲露脸不多的东碇岛,在823砲战期间也参与战斗。(图/洪清璋提供)

东碇岛守军除检整遭共军砲击损毁的灯塔、图书馆、工事外,并以密集砲火向「路过」的共军舰艇全力射击,这是东碇岛陆上驻军参与824海战的唯一战斗,但因火砲、轻兵器射程有限,对共军海面快艇船团鞭长莫及、无可奈何,共军鱼雷艇队没有战损地躲过东碇岛守军阻击,加上岛上通信距离受限、也不能与海军舰艇构联,无法及时通报共军船队战况。

17时15分,共军「前进指挥所(简称「前指」)」决定:「先以岸砲轰击料罗湾,等港内舰艇逃出,快艇再坚决消灭。」

当日黄昏,6时10分,共军砲兵对正在料罗湾泊地抢滩卸载的国军运补舰中海、美颂舰及台生轮进行砲击,台生轮(美制二战战车登陆舰,属民生公司的军租商轮)被两发130公厘砲弹击中;3艘舰船于18时30分向外先行撤出共军岸砲射程外,在料罗湾外海徘徊;此时,共军岸上前指下令:「鱼雷快艇出击!」

共军在海上隐蔽的9艘P-4鱼雷快艇,呈单纵队由东往西向战区高速前进,两方距离2800公尺时,被国军辨识清楚是共军的鱼雷快艇,立刻下令开火,同时采取紧急回避。双方距离约800公尺时,共军海军鱼雷6支队1大队参谋长的张逸民命令1中队103艇负责牵制「台生」轮,184、175艇执行攻击。

19时25分,双方距离500公尺,共军184、175、103艇同时对台生轮发射鱼雷,除175左侧鱼雷管故障外,其余5枚鱼雷中有2枚命中,约20秒,台生轮冒出两个爆炸巨大火球,随即引发第二次更大的爆炸,张逸民研判是引爆了还没来得及卸载的弹药,5分钟后,台生轮沉没,约200人阵亡,生还者仅 十余人;同时,共军180、105鱼雷艇朝「中海舰」发射4枚鱼雷,其中1枚命中该舰舰艉,舰上8名官兵壮烈成仁、重伤12人、搭舰人员20多人伤亡。

攻击得手的共军鱼雷艇队随即撤离战场;撤退中,队尾的175号鱼雷艇释放烟雾时,遭国军巡逻舰PC-103湘江舰、LSM-347美颂舰中型登陆舰与中海舰的砲火夹击击沈,该艇3人被俘,4人失踪;而受重创失去动力的中海舰则被美颂舰拖带回航。

▲ LST-201中海舰战功彪炳,除役后还没被当成靶船。(图/取自海军刊物)

国军中海舰原为美军战车登陆舰LST-755号,由美国American Bridge公司建造,1944年7月11日下水,8月3日成军,配属美国海军远东舰队,1945年航抵中国大陆青岛。1946年5月29日,美国依据第512号法案将其赠予中华民国,海军命名为「中海」舰,舷号LST-201,隶属第2登陆舰队,曾参加1948年东福山、1950年南山卫、1955年大陈战役,以及1958年824海战。

1958年8月25日,「中海」舰由美颂舰拖带回澎湖马公基地;同年9月,泊靠菲律宾苏比克湾,切除舰艉中弹部位,修复后返国继续服役。1965年6月21日,由中船公司实施「新中计划」更新舰体钢板。1976年1月1日,改舷号为697。1979年10月1日,舷号再改回「201」。1992年7月1日,由海4厂实施「中新计划」,换装舰上主机、发电机等,编配海军151舰队。

中海舰全长156.6公尺,舷宽15.24公尺,满载排水量3776吨,舰上配备2部柴油主机,巡航速率12节,武装40公厘双联装快砲2座、40公厘快砲4座、T75式20公厘机砲4座,在国军服役64年、历经39任舰长,总计航行7万5126小时,总航程55万6728浬,2010年2月1日在高雄新滨码头除役。

824海战,战斗时间是8月24日19时至25日5时10分。共军当日傍晚砲击后,运用鱼雷快艇10余艘、砲艇多艘,机帆船30余艘,采用包围战术,分从东碇、北碇方向朝料罗湾进击,前后4波袭击,战斗持续10小时。战后,国军称击沈共军鱼雷快艇8艘、击伤5艘、击沈运输舰1艘、砲艇1沈1伤、俘共军3名,重创共军;但共军记载说只被国军击沈鱼雷艇1艘、2伤、运输舰1沈、砲艇1沈,两岸各说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