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砲战】汪浩/「八二三」60周年,给台湾什么启示?

▲八二三纪念公园。(图/翻摄自台北市政府网站)

2018年8月23日是「八二三砲战」60周年,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金马国军发动突击,发射砲弹几万发。砲战初期,国军猝不及防,伤亡惨重,但随着战事持续美国八吋大口径巨砲和AIM-9响尾蛇飞弹运抵,国军反击力量大增,粉碎了解放军对金门封锁。10月初,解放军宣布「单打双停」,逐渐减少攻势。不过,直到1979年1月1日,中国才结束对金马的砲击。

1958年春夏,毛泽东对内发动「大跃进」,主张超英赶美」,造成巨大的内部统治危机对外,他与苏联领导人赫鲁雪夫争夺共产世界领导权,输出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同习近平向全球输出中国发展模式类似)。1958年4月,赫鲁雪夫提议苏美高峰会议,毛泽东对此非常不高兴,他似乎认为,如果把台湾海峡推向核战边缘,赫鲁雪夫必须在苏美「和平共处」与苏中同盟之间做选择。毛发动砲战,企图破坏苏美「缓和」,转移内部矛盾,提升中国人民革命热情。但是,毛的所作所为,却激怒赫鲁雪夫,引发苏中关系进一步破裂。

毛泽东于八二三炮战后不攻占金马,导致「两个中国」长期共存

「八二三砲战」开始后,蒋介石一面下令国军坚决抵抗,一面要求美国「一,确保台湾海峡之安全,使台、澎对外岛之海运得以畅通。二,稳定金门马祖局势,阻止敌人疯狂侵略行动」。9月4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发表「新港声明」,认为「中共进攻金、马,即为进攻台、澎的前奏」,威胁世界和平。总统艾森豪决定,如果危机升高,要对中国动用核武器,并下令第七舰队协助补给金马,突破解放军封锁。面对美国的核威胁,中国撤退,9月15日,在美中大使级会谈上,中国代表王炳南提出「如果国民党军队愿意主动地从这些岛屿撤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不予追击」。美国大使强调「美国对具有主权盟友负有义务,今盟友领土遭受攻击,美决不能接受任何涉及让弃盟友领土之解决方案。」美国大使主张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它的领土是台澎金马

1958年10月21日,杜勒斯来台湾与蒋介石磋商,蒋介石当面要求「予我以原子重炮,毁灭其炮兵阵地。」两人交谈三日,在台北发表历史性「联合公报」。在公报中,杜勒斯认定「金马与台澎防务有密切关联」而承诺协防,警告中国不要挑衅;蒋介石则宣示「光复大陆主要武器为三民主义之实施,不凭借武力为反攻复国之主要途径」。杜勒斯认为只要美国立场坚定,中国会改变看法。果然,公报发表后的第三天,中国宣布对金门的狂轰滥炸将改为「单打双停」。对此,毛泽东宣称,他不攻占金马,是不愿切断台湾和大陆的牵连。其实,毛发动两次台海危机却不敢真正攻打金马,才是导致「两个中国」长期共存的根本原因。

台湾若欲在2019年前转全募兵制,需增强国防预算和防卫能力

今天,台湾纪念「八二三砲战」60周年,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首先,台湾民众应该认识到,中共对台湾的文攻武吓,常常是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当年,毛泽东是为了破坏苏美「缓和」,转移「大跃进」带来的矛盾。近年来,习近平「黄袍加身」,改变邓小平「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视南海东海为内海,利用「一带一路」输出中国发展模式。但是,中国发展模式以大量举债为基础,经济国进民退,金融危机烽火连天。对此,台湾必须时刻防备,中共以对台动武来转移内部矛盾。台湾民众必须认清,世界上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国家以消灭中华民国,剥夺台湾人民自决权为基本国策。面对中国的威胁,台湾只能坚持亲美外交路线,坚定站在自由民主阵营一边;不可能奉行「中立主义」,当骑墙派

其次,「八二三砲战」期间,台湾军民因为坚守阵地,顶住压力,才赢得美国的尊敬和援助,导致中国「计穷力竭,破绽败露,自动停火」。今天,台湾经济、科技与军事综合实力在全世界第20位左右,地缘位置又如此重要,还有不断进步的自由民主 「锐实力」,台湾民众应有自信心,不必老是担忧美国抛弃。「自助者天助,自救者天救,自弃者天弃」,台湾立场坚定,坚守核心价值,就会「得道多助」,赢得国际社会更多的同情和支援。

最后,纪念「八二三砲战」,台湾民众必须认识到,台海和平只能靠两岸军力平衡来维护,天下没有免费午餐!近年来,中国以年均10%的速度持续增加军费,国防开支已超过台湾国防开支的15倍,完全打破两岸军力平衡。与此同时,台湾只以年均2%的速度增加国防开支,国军虽然正在发展新的作战概念及不对称作战能力,但台湾要在2019年前转为全募兵制,使得有限的防卫资源更为紧缩,影响到武器采购、训练及战备资源。台湾应该持续增加国防预算,强化自我防卫的决心和能力。

纪念「八二三砲战」,台湾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它的历史意义,才能与中国建立起「新型邻国关系」,实现两岸永久和平。

好文推荐

汪浩/中国外汇储备够吗?

汪浩/中国外债泡沫危在旦夕!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汪浩,北京大学法律系学士毕业,英国牛津大学安东尼学院国际关系学博士,出生于上海,曾在伦敦、香港从事金融工作,现居台北,研究台湾近代史和国际关系。本文转载自《放言科技传媒》,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