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纖維可織布造紙 友善環境材質助永續工藝
工艺中心办理「野芭蕉的形状」展览,并深化台日纤维工艺交流,其中香蕉丝纤维可织布、制成生活用品,芭蕉纤维也可用于织布、造纸,芭蕉纤维对环境友好特质有利永续工艺。
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与台北市树火纪念纸博物馆合办「野芭蕉的形状」展览,正在树火纪念纸博物馆展出,日前配合展览在工艺中心台北当代工艺设计分馆、草屯技术组纤维研发实验室举办讲座及工作坊,30多名学员共同探讨台湾、日本纤维工艺。
工艺中心今天发布新闻稿表示,讲座邀日本冲绳工艺师福岛泰宏、台湾纤维工艺师陈淑燕主讲,并分享冲绳及台湾推动芭蕉及香蕉丝工艺历程;工作坊活动则以冲绳、台湾芭蕉为示范,分析比较台日纤维材料差异,让学员了解不同地域芭蕉纤维取纤方式、造纸技术等。
工艺中心表示,日本冲绳芭蕉布以芭蕉纤维制成,是历史悠久具代表性纤维工艺品,台湾噶玛兰族则利用香蕉丝纤维来织布;香蕉丝纤维可制成生活用品,也可结合天然染赋予丝线色彩,使编织纹样有多种变化性;芭蕉和香蕉多重用途,展示人类巧妙运用自然资源。
工艺中心表示,工作坊运用冲绳、台湾、印尼、泰国等不同品种芭蕉,让学员比较纤维差异,其中最好的纤维可捻线织布,其次用于造纸材料;芭蕉纤维具一定强度,为制作工艺品天然材料兼具环保与功能性,可再生性及对环境友好特质是永续工艺重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