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用行动告诉我 潮汕家庭是怎么买房的
这是第25个买房故事。
这期的主角小新,是看了上期买房故事过来的。
与住在天河,工作在佛山,每天总有3个小时在路上的阿鸿相反,他是置业在佛山,工作在天河,但通勤时间,少了整整三分之一。
“准确点说,我是在天河上班,在佛山南海租房,在佛山三水买的房。”
身边的人都不太理解,小新一家为何会选择购入一个看不到升值潜力的地方……
小新表示:“反对过,但无效,最后发现,还真香。”
*以下为小新自述
父母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钟情大四房。
都说潮汕人团结,也特爱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我们家也不例外。
我是5岁来的广州,那时候除了父母,还有大伯一家、爷爷奶奶,爷爷说:“有家人才是家,去哪里都要一起。”
我们一家10口人,浩浩荡荡从老家出发,然后在大巴车上颠簸好多个小时才来到的广州,但要找到一个能够容纳这么多人的住处不容易,我们真的在那种环境很差的小旅馆,挤了好几天。
不过那时候正处于城中村建设期,村里很多崭新的楼房,我们一家子就搬进去,住在楼上楼下,每天三餐轮流做或者谁有空谁负责,我们几兄弟姐妹也是妈妈和大伯母轮流照顾,童年记忆里都是热热闹闹,还挺好。
后来我们无论搬到哪里,都基本生活在一个片区,最远也是步行可达的距离,从不分离,彼此照应,所以我们家决定买房,老人家们也希望两家人可以继续住在一个小区。
经过一家人商量,整理了下当时的购房需求,大概就这些:
01、单套总价预算150-200万
02、120㎡以上的四房
03、单程通勤1个小时
04、小区电梯房,方便老人
05、环境不能太差
第二条需求是老人家最看重的,因为我们家的格言就是:“蔗家男dio奇奇左左(一家人总要齐齐整整)。”
无视我的反对,父母购入三水次新二手房。
其实,买房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老人家们安家,毕竟漂泊了那么多年,所以我们看房的板块并没有很局限。
广州房价的确很友好,但是在我们决定买房是2019年,那个时候要找到150万的大四房,确实有点难度,再加上想实现单程通勤一个小时,增城、花都、从化这些较远地方,我们基本没相中,做中介的朋友也建议我们这个预算这个需求,回老家买也行。
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都在广州找到不错的工作,如果回老家,我们工作机会也少了很多,所以我们并不希望回去;而爷爷奶奶也适应了这边的生活,回老家就意味着我们跟老一辈相聚的时间只有逢年过节,几位老人家一直习惯经常见面,对于要跟后辈分隔两地,并不乐意。
后来,一位亲戚建议我们考虑临广区域,例如佛山,但佛山能同时实现150万预算内大四房和单身通勤一小时的楼盘寥寥无几。
“佛山三水呀,离广州也就一个小时,而且价格便宜,环境还好。” 这位提议我们买佛山的亲戚住在三水,她给我们推荐了三水新城这个板块。
三水开车回广确实只要1个小时出头
在亲戚的带领下,老人家去看了几个那边的楼盘,其中一个楼盘隔壁就是荷花世界,小区里也有游泳池、跑道、康乐运动区这些配套。我父母之前大都租住在城中村,这种独立花园的小区管理对于他们来说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而我父母也在去年陆续办理退休,通勤这个条件,也只是对我们年轻人有限制而已。
带泳池花园的小区房老人家梦寐以求
对于他们买三水这个决定,我其实是反对的,因为在这几个月看房过程中,我加了不少购房群,也看了不少买房文章,知道买房多少要兼顾流通率,不求暴涨,但起码别跌,地段好一点,靠近地铁一点的,以后也好卖一点。
升值、保值、流通……对于我父母来说,好像都不太重要,也可能是他们并不理解,就觉得只要一家人住在一起其乐融融,其他也没怎么考虑。
所以他们坚决要买,我也拦不住,毕竟钱是他们出。
最终,我们一家用230万不到,买了两套,大伯那套是105㎡的三房,而我父母买的124㎡的四房,爷爷则跟我们一起住。
反向跨城通勤,简直不要太舒服。
佛山三水,对于我们这群在广州上班的年轻小辈来说,真的太远了;跨城通勤,想想都觉得奔波,所以我那时候还是租住在广州。
我们每周五晚下班就回三水,周日晚则回广州,方便第二天上班,这样既能满足老人家聚天伦之乐,也不影响我们原来的工作,买房这件事算是圆满解决。
我对跨城通勤的改观,是源于一次跟朋友吃饭,那位朋友居住在南海黄岐,我们很久没见有许多话聊,并没留意到时间,等结束的时候已经快11点,就在他家住下,刚开始我是担心担心第二天上班赶不上,但他却说不会,他每天都这样跨城上下班。
第二天,他开车送我到滘口地铁站只用了5-10分钟,然后我从滘口总站坐地铁到体育西也只用了40分钟,总站上车人不多还有位置,对比我在市区上车,总是要挤个三四趟,简直颠覆了我对通勤的理解。
后来我换房子,很果断换到了黄岐,每天10分钟车程+40分钟地铁,这个上班体验不要太舒服!
也有人说,万一我结婚,有小朋友怎么办,小朋友读书总不能一辈子租房住。
这个问题我也有想过,也是有选择的,第一我可以更加努力搬砖,然后两人一起再买一套;退一步来说,父母那套房子,其实也是可以用来给小孩子读书,但我们可能要当个“周末父母”,不过这都是后话。
起码现在,父母住得开心,我也暂时找到了目前舒适生活的打开方式,未来的事情,就交给时间决定吧。
父亲每天早上逛公园还会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