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承诺能兑现吗?《纽时》:台湾民众对美国疑虑加剧

看到美国国会在为乌克兰和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的问题上陷入僵局,台湾民众怀疑美国是否会在危机时刻帮助台湾。图为2023汉光39号演习。(图/黄世麒摄)

近几年来台湾面对中国的武力威胁成为热门的国际政治话题,它的未来依赖于美国如何回应台海的安全挑战。美媒《纽约时报》分析称,现在这种窘境导致令人焦虑的心理状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严重,美国对于介入全球事务分歧越来越大,台湾不了解执政者的计划,也不明白北京的打算,更弄不清美国的意图,这些都让台湾人心中充满矛盾和疑虑。

《纽时》报导说,台湾大选前的民调显示,大多数台湾人希望加强与美国的关系。他们支持美国最近对台军售的增长,相信美国总统拜登承诺保卫台湾,但仍担心这些还不够。由于看到美国国会在为乌克兰和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的问题上陷入僵局,他们正想像美国在危机时刻是否真会帮台湾,这让他们对美国的信心直线下降。台湾的民调数据显示,大多数台湾人支持加强台美关系,但只有34%的受访者认为美国「讲信用」,低于2021年的45%。

一项针对网路言论的研究显示了类似的趋势:人们越来越担心美国缺乏真正对台湾提供帮助的实力或兴趣,而对美国的疑虑可能会带来危险的影响。至于影响的程度如何?台美的分析人士都拿不准,有些人士认为,这也许会促使台湾承诺更多的自卫。但也有人分析称,这会让人缺乏紧迫感。他们的论据是:如果台湾的生存取决于美国人,但不知道美国人是否真会来帮助,还有必要自卫吗?

对于台湾人以及对那些将台湾视为第一道防线的人来说,对美国不信任风险在于它可能会让台湾更容易被吞并。史丹佛大学和美国企业研究所国际关系学研究员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说,「台湾人相信美国会干预台海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会影响他们能坚持多久,美国需要台湾坚持足够长的时间,美军才能赶得及抵达台湾。」

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人很快撤离台湾,从此台湾人对美国的保护完全失去信心。据媒体和网路平台的民意调查显示,除了历史因素之外,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对台湾公众对美国的看法有着巨大影响,包括:美国2021年从阿富汗的灾难性撤军;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华盛顿决定不出兵;斐洛西2022年访台,引发了中国做出强烈的军事反应。

报导说,一项从2021~2023年由智库所做的网路数据调查指出,对美国保卫台湾的疑虑有多达84种表述方式,其中包括:美国太弱以致无法保卫遥远的台湾、美国本身就是破坏性力量与混乱制造者、美国本质上是反民主与「假朋友」。这些说法只有「假朋友」来自大陆,其余说法都是来自台湾。

东吴大学研究台湾舆论的社会学副教授潘欣欣说,不安全感以及缺乏支配自身命运的沮丧感,已成为台湾身份认同感的一个更大组成部分。她说,「台湾不存在反美主义,但存在很大的疑虑。」「如果川普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再搞4年『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情况会更糟。」

报导指出,许多台湾人渴望听到的不是奉承,而是美国对过去和目前困境的坦诚反思,以及从战略模糊转向战略清晰。一些人提出要将美国军队或装备部署在台湾,双方交换情报,制定并公布共同防卫计划。「需要认真地对为什么台湾对美国国家利益很重要做一番详细说明」,潘欣欣说,「我们需要知道美国是可靠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