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飙涨创12年新高 还能买?「穷人的黄金」后市解析

白银研究所(The Silver Institute)估计,过去三年,白银需求一直超过供给。今年仍会持续。这是因为它产量一直不振。(图/商业周刊提供)

哪个资产比黄金还热门?答案是白银。它的价格近来创下十二年新高,这是工业、投资、避险,「三驾马车」推升的结果。

二○二四年至十月为止,白银价格上涨约三四%,涨幅比创下历史新高的黄金还高。如今银价已升至二○一二年来最高水准。

这也使得白银相关产品跟着鸡犬升天。例如,拥有实体银条的iShares Silver Trust,今年以来已吸引超过八亿五千万美元的资金流入。

白银飙涨表面原因是降息。利息是持有金、银的机会成本。近来美国联准会宣布降息,对金、银这类不产生固定收入流的资产有利。

但是,银价上涨还有其自身因素。白银研究所(The Silver Institute)估计,过去三年,白银需求一直超过供给。今年仍会持续。这是因为它产量一直不振。

绿能、投资、避险需求

三方面推升银价上涨

《华尔街日报》指出,目前开采出来的白银里,超过七成是铅、锌、铜和金等其他金属的副产品。由于锌价走软,导致矿场关闭,银产量也跟着低落。一位基金经理雷兰(Ned Naylor-Leyland)对《金融时报》表示,白银供给是「结构性问题」、「令人非常沮丧」。

再来是需求面,首先工业需求。在制造太阳能面板时,白银是不可或缺的原料。

白银研究所数据显示,从二○一九到二○二三年,太阳能产业对白银的需求上升一.五八倍。预计今年需求将再成长二○%。该机构执行长迪伦佐(Michael DiRienzo)表示,全球走向绿电为白银带来福音,而白银的大多数工业用途都没有可行的替代品。

近来中国推出大规模货币与财政刺激方案,也有利银价上涨。由于中国积极推动太阳能和电动车,刺激了白银做为工业产品的需求。路透引述一家银行大宗商品主管汉森(Ole Hansen)表示,中国的刺激措施正在提振工业金属的需求,「这是白银交易商一直在等待的。」

二是投资需求。

白银在人类历史上长年被用来铸币,《金融时报》称,如今印度人非常热中用白银做珠宝。英国一家经纪商主管舒勒(Victoria Scholar)表示,白银相对于黄金更被低估,可能为基本面投资者提供机会。

三是避险需求。花旗集团(Citigroup)大宗商品研究全球主管莱顿(Max Layton)表示,由于美国经济可能疲软,投资人将贵金属视为保值手段,这促成了银价上涨。

在中国,莱顿表示,由于房地产不景气及消费不振,也提高了人们把白银当作保值手段的兴趣。

白银和石油不同,由于节能减碳,石油会受到中国转型绿能的负面影响。至于黄金,即使房地产疲软导致需求上升,但绿能转型对黄金的助力就不大,反而白银却能在两方面同时受惠。

投资人仍须留意2隐忧:

白银受黄金、政策面影响大

甚至还有政策面助攻。路透报导,今年八月北京向几家中国银行订下黄金进口配额。花旗报告称,这可能会使零售投资转向白银。今年稍早时候,中国的银条进口——这反映市场零售需求,从原本趋近于零增加到超过一亿美元。

虽然白银有各项利多,但它也有两个隐忧。首先银价仍是金价的附属品。分析师孟克(Carsten Menke)表示:白银的中长期表现主要取决于黄金,而不是任何白银市场的具体情况。

「金银比率」表示一盎司黄金可以购买多少盎司白银,也就是黄金相对于白银的价格。《华尔街日报》数据显示,目前一盎司黄金价格,可以买到八十三盎司白银。过去二十年这个比率平均为六十七。这表明白银相对价格仍处于史上相对便宜的水准。

由于白银是黄金的替代品,若金价持续上涨,白银需求可能会增加。但若金价反转下跌,白银需求恐怕也会跟着下滑。

其次,白银的需求也仰赖政策面。

虽然中国力推太阳能与电动车,但因为「内卷」,大多数业者获利并不突出。出口部分,近来又遭到欧、美高关税打压。若中国经济成长减速,短期内恐怕会对白银构成阻力。

经济学家胡森(Hamad Hussain)对路透表示,中国最新的刺激措施,本身可能不足以推动经济好转,市场又高估了联准会今年底降息的可能性。若这些提振白银需求的因素退潮,「银价涨势在未来几个月不太可能持续。」

同时,白银往往与黄金一起波动,但证诸历史,它的波动性通常更大。因此白银的潜在报酬或许较高,但这也意味着它比黄金的风险更大。

虽然未来银价难料。不过《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奥尼尔(Moira O’Neill)建议,若未来金价持续上升,黄金持有者一方面可考虑部分获利了结,并考虑多元化投资其他金属,「白银可能最适合为投资组合增添一些额外的亮点。」

享有工业、投资、避险的需求,在这「三驾马车」推升下,号称「穷人的黄金」的白银,未来在人们投资组合里仍将有一席之地。

※更多精彩报导,详见《商业周刊》网站。

※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商业周刊19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