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管存款计入方式再引关注,监管收紧理财“套壳”模式难持续

近日,随着媒体报道个别地方明确要求保险资管存款不得计入一般性存款,而应计入同业存款,银行存款业务中一直备受争议的地带重新引起业内关注。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相比保险自有资金存款,目前不同银行对保险资管存款计入方式差异较大,计入一般性存款带来的存款规模大幅波动近期引起南方某省监管部门注意。

这一存款计入方式带来的另一层风险在于,部分理财产品以保险资管计划为通道,“超额”配置收益率更高的协定存款、大额存单等,期限错配、资金空转、压低息差等风险隐匿其中。据记者从多位银行及理财行业人士处了解,这类模式已存在多年,2022年以来进一步凸显,目前存量规模有2万多亿元。

监管收紧将对保险、银行及理财市场等带来多维度影响,有金融行业人士认为,一省有动作后其他地方可能也开始观望,尤其银行息差压力加大,规范存款计入方式、优化负债成本的必要性提高。也有华东地区城商行人士提到,早在2022年当地就有全面清理、禁止新增、存量消化的监管要求,不同地方可能政策和执行存在差异。

保险资管存款计入再引关注

网上一份《关于保险资管公司存款填报口径的工作提示》提到,某地金融监管局在日常监管中发现,部分银行机构将保险资管公司存款纳入单位存款科目核算,造成各项存款大起大落。根据1104报表填报规则及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解答口径,保险资管公司发行理财产品等募集的资金应填入“同业存放”科目,不得计入一般性存款。

这份文件主要针对当地大型银行发出,由各分行行长对本行非现场监管数据及关键指标的完整性、真实性负第一责任,要求严格落实、自查自纠、及时改正。据记者了解,相关通知出自南方某省。

多位银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不同于保险自有资金,因为一些历史原因,业内对保险资管存款的认定和计入方式一直存在较大差异。而对此,各地监管部门要求的松紧度也不同。

“(我们)保险自有资金是计入一般性存款,资管资金计入同业存款,这是监管要求。”上述华东城商行人士表示。

早期为推动我国保险市场发展,增加保险公司资金运营渠道,监管部门将保险公司纳入了起存金额更高、期限更长,利率更高、更灵活的协议存款特定主体范围,得以成为可以计入“一般性存款-单位存款”(而非同业存款)的非银金融机构。

但对于保险资管公司,因为缺乏明文规定,各银行执行情况差异较大。有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业人士坦言,从性质来看,保险资管资金更符合同业业务,但面对标准不一的执行情况,有些地方监管部门过去经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银行来说,保险资金是其中长期负债的重要来源。但同业存款利率明显低于一般性存款,一般性存款中协定存款利率往往更高,将保险资管存款计入一般性存款也意味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据光大证券数据,在最新一轮存款利率调整之后,5年期协议存款实际执行利率最高仍在3.4%左右。而同期限国有大行、股份行挂牌利率、执行利率分别为2%、2.3%左右。

银行为何愿意做“吃亏”买卖?根据2014年央行、原银监会、证监会、原保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

在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看来,除了历史因素,一个重要原因是协议存款能够计入一般性存款,且因为单笔金额大、可得性高等特点成为银行改善一般性存款指标的重要利器,可以减轻存款偏离度、同业存款占比等考核指标压力。

理财“借道”可“三赢”?

事实上,在2014年和2018年,原银监会、原银保监会先后联合多部门发文完善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其中明确不得“通过同业业务倒存,将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科目核算;将财务公司等同业存放资金于月末、季末等关键时点临时调作一般对公存款,虚假增加存款”。

记者注意到,过去监管部门针对将同业存款计入一般性存款的处罚不断,时间主要在2022年之前,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涉及机构众多,既有城农商行,也有股份行、大行、政策性银行。

其中,国家开发银行曾“以协定存款方式吸收同业存款,未纳入同业存款业务管理”。华夏银行、青岛农商行还协助同业机构将同业存款计入一般性存款。

还有几家银行的罚单中,明确提及了各类利用保险资金改变存款计入方式的问题。比如,三峡银行曾“将银行同业存款通过资管计划违规转化为一般性存款核算,且期限超过监管要求”,恒丰银行曾因“利用结构性理财产品,将多笔同业存款变相纳入一般性存款核算”“以保险类资产管理公司为通道,违规将同业存款变相纳入一般性存款核算”被罚。

理财之于保险资管,保险资管之于银行存款,都是规模较大的资金来源。因为保险资管存款计入方式的“灵活性”,在多重行业约束下,“理财产品-保险资管-协定存款(一般性存款)”一度被视为一种“三方共赢”模式。

王一峰认为,对于银行理财,“套壳”保险资管可以获得显著高于同业存款(直接持有存款算作同业存款)的存款收益,在稳定净值的同时做高收益;对于商业银行,存款竞争压力下、存款规模同业对标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这一模式成为增加一般存款的有力抓手,揽存诉求强的大行更明显;对于保险资管,可以在不增加风险承担的情况下,扩大业务规模并获取通道费。

某理财子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一模式确实已经存在多年。但有华东地区城商行人士对记者提到,早在2022年,当地就有全面清理、禁止新增、存量消化的监管要求,因为协定存款合约时间往往较长(多为5年以上),会有一个过渡时间表,但不同地方可能政策和执行存在差异。

在一位银行业研究人士看来,这类现象有所抬头,除了传统动力助推,也是因为理财市场面临的新的局势变化。一方面股债大幅波动导致“稳”成首要任务,存款配置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投资人出于避险情绪,更青睐期限更短、赎回灵活的固收类产品。而相比货币基金,现金管理类理财的一大优势正是允许一层资管嵌套。对于不完全按照规范行事的理财产品,保险资管为其“超额”配置流动性受限资产提供了“掩护”。

另据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业人士透露,随着城投平台风险浮现,银行存款业务对保险资金的依赖性明显加大。而去年以来,在政府债放量等背景下,银行尤其大行中长期流动性不足问题凸显。

从银行业理财登记中心披露的历年理财市场报告来看,相比2022年末,2023年末理财产品对现金及银行存款的配置大幅提升了9.2个百分点,占比相比2020年末的9.05%则翻了近3倍,对应最新配置规模约7.8万亿元,相比2022年增加3.3万亿元。

另据国盛证券数据,2022年债市大跌之后,银行单位定期存款大幅飙升,从2022年12月的9万亿元大幅增加至2024年1月的14.6万亿元,累计增加5.6万亿,增速明显提升。国盛证券固收分析师杨业伟认为,两数据同时加速提升,背后可能是理财资金部分借道进入存款。

不过上述银行业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理财借道加大存款布局可能只是其中一个因素,目前单纯从数据层面难以得出较为确定的结论。

监管收紧影响面大

“现在存量规模可能有2万多亿(元),一省监管收紧之后,可能其他地方也会观望(收紧)。”上述理财子公司内部人士表示,短期理财产品超额配置长期限资产,一旦发生大规模赎回会有很大风险。

另据光大证券结合普益标准数据测算,考虑银行理财持有保险资管规模在4万亿元左右,按照监管曾于2023年3月召集部分保险资管公司开会,要求理财产品通过保险资管通道配置银行存款的比例限制在80%以内,再剔除保险资管在买入返售、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其他资产上的配置选择,“套壳”存款规模预估在2万亿元左右。

前述股份行人士认为,随着息差压力加大,银行“想方设法”将同业存款计入一般性存款的动力已经有所下降,为了规范行业高息揽储、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监管收紧必要性加大。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指出,上述看似“三赢”的模式背后却隐藏着较大风险。其一是期限错配风险,保险协定存款一般为长期限品种,虽然可以在理财产品之间流通,但本质与现金理财的高流动性相违背;其二是高息揽储和资金空转风险。“在银行净息差吃紧之际进行整改,实属理所应当。”明明表示。

监管收紧的影响也是多维度的。首先,对银行来说,揽储成本下降、规模难度提升,尤其“开门红”后会否面临中长期流动性冲击受到关注;其次,保险资管规模扩张难度加大,通道收入减少;最后,理财配置需要寻找新的低波稳健产品替代高息存款。资产荒背景下,近期持续走牛的债市依然是焦点。

“理财不能给保险(资管)公司那么多钱了,对保险(资管)规模的扩大肯定是不利的。”一家头部保险公司投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但他认为,整体来看,对银行流动性和债券市场的影响不会太大。

王一峰也认为,居民风险偏好改善是相对缓慢的过程,理财仍将以低波稳健产品为重点方向,对存款的配置需求具有较强刚性,未必大幅度增加债券配置,短久期债券或将有一定分流,但是不太会显著提升债券投资需求。

不过杨业伟表示,存量消化需要时间,增量管控对短债形成直接利好。中期来看,随着银行负债成本进一步压降,带来的广谱利率下行对债市同样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