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之后,代号是什么?哪几家会成为下一个BAT?
今天周二,埋头工作之时,给大家放一个大招。本文可以让你,少走20年弯路。本篇是原创首发,你能看到是幸运的,预计接下来会被大量转发,你也是在见证历史和未来。
2003年毕业不久我进入了上海,到了2006年时我在外企汽车行业公司,做项目经理,月薪万把块出头。此间三四年,很多同学不断跳进上海。尽管很多是月薪翻番跳过来的,但原来基数确实低了点,所以他们到上海的月薪大多五六千的样子。
行情
说起来,大家都认为这是对上海陌生大城市的“行情不了解”,其实,行情你了解了也没用,你原来月薪2千,哪家上海的公司这么傻,会给你4倍工资月薪8千呢?人家的依据是你上家的工资啊,选择确实大于努力,用到这里,也成立。当时上海的外企行情不错,既然要走这条路,你可以早点来啊,别等到毕业了四五年才来。来得晚,底子自然就薄了,不仅仅是原来的工资基数啊!
实际上,我进的是德尔福,做了本地化项目工程师,进去时整个部门才5个人。三年后我工资居然比进来时翻了一番,那就是一个汽车行业的黄金岁月,部门也短期扩充到了40人。入职后不久,我了解了下公司架构和未来规划,结合自身的判断,我大致勾勒出来了本部门未来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及目前这5个人接下来几年在公司的职位发展甚至某个人何时会离职,我都预计出来了。
当时有新人进来请教这些问题,我毫无保留,告诉他们了。结果这三年一一应验,这些同事不断给我竖起大拇指。实际上,我不是能预见未来,只是会根据现状去预测而已,这是一种推测能力。冥冥之中,将之运用到自己的事业发展中来,这才是一种职业规划。其他的那些MBTI性格测试、职业规划书以及职业规划机构老师给你的洗脑和算命,实际上都是扯淡,她他自己都不会规划,自己的人生都是一比吊糟,还能帮你规划?!
2009年我再次大幅加薪跳槽离开德尔福的时候,仍然有同学不断跳到上海来。这时候来的同学可能因为成熟一点了,毕竟毕业六七年,知道摸行情了。他们很多来之前先找我咨询下,至少了解下上海的工资行情吧!当年马云还远远不是首富,但马总在媒体上说过一句话:“今年你不开淘宝,5年后你会后悔。”我觉得很正确,但自己没有行动,有俩同学倒是开起来了淘宝店,网上销售汽车硬盘、CD、蓝牙耳机、车载导航等等零件。
据其中一个讲,当时每月淘宝收入也能跟月工资差不多了。大家看下,也就是在当年,在我毕业七年后,我才有了副业方面的悟性,也是从同事的实践中有了顿悟。所以,你还来得及,行动永远都不晚。
2010年时,我已经离开德尔福进入新公司一年了,此时每每老同学、老同事等关系较好的人碰面吃饭时,我记得大概跟十来个人说过这样的话:“中国目前发展的趋势是跨界,再过几年打败你的不是传统对手,而是跨界的对手。所以,我们个人也要跨界,在工作发展的同时,你要认识到转行的重要性,副业也要开拓同时发展。未来的主旋律可能会是跨界。”
果然如此,到了2015年整个中国都在讲“跨界”,讲“颠覆”。突然,就在两个月前,2017年11月,我一个大学同学午休时做梦,居然梦到了我当年跟他当面讲“跨界”的场景,尽管当年他不相信,但今年他显然相信了。他认为老天托梦让他来感谢我,不过这红包稍微小了一点,他突然支付宝加我好友,发来一个0.88元的红包,取名就是“跨界支付”。
我记得2010年当时,我还跟他说过第二个预测,我说,几年后我们去饭店吃饭买单时,服务员会问:“先生,您是现金、刷卡还是支付宝买单?”他也不相信,现在又成真了,支付宝都通行天下,跨出国门了。我也不是有先见之明,只是我在2009年末看到一个新闻,有家连锁品牌开始在自己的门店使用支付宝支付,这是中国第一家用支付宝的门店,名字叫做“美特斯邦威”。这里提醒大家,注意下趋势的力量,把握趋势为我所用,这就够了。
新公司有个同部门的邻座女同事,江西萍乡人,她比我毕业还早一点,2001年她就在杭州工作了。那时她处于刚毕业不久的迷茫期,她说杭州这家贸易公司没有自己的产品,小几十个人,老板成天满嘴跑火车,给大家强力洗脑。她觉得类似传销,赶紧得走人,于是跳槽进了上海外企,从小职员做了起来。
这女同事英文名不错,也很常见,叫Linda,可惜,在2015年时外企裁员,轮到了她。拿着几个月的赔偿金,她此后辗转也找到了工作,只不过职位下降了。2018年初又取得了联系,说被裁后进了一家外企,没想到2017年底又撤资,她再次失业了。目前她在做安利保险,也就是卖保险,我还在想“安利不是外资直销公司嘛,也有保险?”那边已经开始推销保险了。
不过,提到这些年的经历,她没有后悔走外企之路,但后悔的是当初在杭州贸易公司时没有眼光,没能坚持待下来。原来,杭州那位满嘴跑火车的老板,叫做马云。当初的贸易公司已经成了当今中国BAT为首的三领头羊之一,如果待着,她现在已经是阿里巴巴的元老了,年薪几百万还有股权,何须像目前这样颠沛流离......不谈了,一切都成为过去。
能够预见接下来的趋势并把握趋势的人,是不简单的。我们虽然不能猜测未来,但趋势是可以推测的。大干货来了。
那么,当下已经是2018年,中国继BAT之后,下一代技术巨头有哪些呢?我们如何去捕捉他们?如何找到自己的BAT呢?本文第一次披露,集合20年来的中国市场心血之作。
举例,有四家公司,他们的简称连起来,叫做TMMD。大家注意下,这TMMD不是我们传统理解的骂人口头禅“特么么的”,不过以免你忘掉,你可以这么记“他妈妈的”!这是四家新兴巨头的缩写,分别是“头条”“小米”“美团”和“滴滴”。
BAT在上世纪末诞生,我们筛选新兴巨头,就是选出BAT的下一代,必须满足如下几个条件:
我也在打工,只不过平时思考更多一点,社会经验痴长了几年而已。但整个筛选过程,比较冗余,我就不过多全部描述了,你记住他们的名字即可:“TMMD”“他妈妈的”。
其中,今日头条就是T,在脸书和推特的针对性推送基础上,创造了非主流媒体内容的算法推送模式。这句话很难理解,跟西方巨头相比的两个显著创新为:1)今日头条推送的是原创自媒体人(头条号)的内容,而不是主要依靠传统媒体;2)根据客户的阅读兴趣而不是客户的社交关系,来推送内容。
头条创始人张一鸣,1983年出生于福建龙岩,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2012年3月创建了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品牌今日头条。仅仅5年时间,旗下就开发了若干耳熟能详的产品,包括基于数据挖掘的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还有内涵段子、火山小视频、抖音,此外,跟知乎类似的问答社区“悟空问答”也有了独立的APP,同时,类似微博的全开放产品“微头条”也在2016年底推出,2017年中创立了自己的电商平台“放心购”。
老牌巨头BAT也都看到了今日头条的发展,分别在2016年底到2017年中,百度完成了模仿头条号的“百家号”创建,阿里整合优酷、UC头条以及支付宝自媒体各平台成立了阿里“大鱼号”,腾讯则在封闭的微信公众号之外,结合了自己腾讯新闻、QQ公众号等各种资源完成了自己的推送平台“企鹅号”的搭建。
至此,BAT仨大佬都完成了推送新闻端的布局,实际上就是跟今日头条的“头条号”竞争。我是几个平台都比较了下,目前看来,后者这几个BAT搞的号,拿今日头条还是差多了,无论后台功能、推送模式、人性化界面、广告功能等等,还是望头条项背。
不谈头条(T)了,我们看接下来的第一个M,也就是小米。大家看下当今世界市值最高接近万亿美元的,是哪家公司?答案是美国的苹果公司。是的,软硬件都强,且是大众科技产品,市场化运作,这是趋势,中国必须有、也会有中国的苹果。我认为是小米,而不是华为。
小米软硬整合,生态系统完整,创业也才六年,2014年底完成第五轮融资,彼时,估值为450亿美元。尽管经历了2015、2016年的低谷期,但小米手机在2017年实现了翻盘,出货量近亿部手机,2017年中的估值再次逆袭到了650亿美元,整个2017年小米的营业收入也突破了千亿人民币。
小米不但手机卖得好,其小米生态链业务的收入,也在持续增长。预计小米会在2018年中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IPO估值800亿美元上下。当然,雷军董事长预计的市值是2000亿美元,我们给他打个对折,粗略估计1000亿美元,这是理性的,也是可能的。
好的,TMMD中我们已经完成了前两者TM的介绍和推测,后面的MD都是知名新兴巨头,大家自己搜索相关消息吧,第二个M就是美团,D则是滴滴。至少你此时还来得及进入这些公司,你也许就找到了我那位女同事毕业时候的阿里巴巴。
再次重复一下,BAT之后很可能是TMMD,分别为T(今日头条)M(小米)M(美团)D(滴滴),他们也许会成为BAT之后中国下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代名词。
在最新的估值中,TMMD分别估值为200亿、800亿、300亿、100亿,大家注意下,单位是美元。
希望你年纪轻轻之时,就能找到自己的BAT。
拿走不谢,我不是雷锋,我是幽哥(youge2016),大家也可以联系职场蛙公号hoppings探讨你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