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杨哥怒批,被王海打假,“直播一哥”李佳琦又要翻车了?

“双十一”临近,各种和促销有关的话题又再次不出意外地热起来了。但今年的情况,似乎有点不一样,就连带货主播之间也“掐”起来了。

日前,“大杨哥怒批李佳琦挟持商家”的消息登上热搜榜首。据多家媒体报道,10月24日,在“疯狂小杨哥”直播间,大杨哥称李佳琦控价控库存,导致小杨哥直播间大牌多数被下架。在直播间,大杨哥称某品牌库存有一百个,李佳琦卖七八十个,商家一定和他合作,卖得多了就有权利,挟持商家,表示某平台官方也很无奈。小杨哥则称某大牌价格比李佳琦低,不能卖,商品链接只能下掉。

简单说就是,大小杨哥抱怨自己和其他平台卖的某大品牌的价格比李佳琦直播间的售价要低,而被对方发函,相关商品链接都被下掉。再用更通俗的话来讲,大小杨哥所抱怨的实际问题,就是李佳琦凭借头部流量支撑的“定价权”,似乎让其他主播乃至平台都“无路可走”。

事实上,在这之前,李佳琦和京东方面也就某款商品的定价权发生了争执。京东方面表示,我采购的商品,自行给予补贴,自然拥有定价权。而曝光的李佳琦与某品牌方的协议则显示,双份签订了“底价协议”。所以,品牌方也强调其他平台无权比李佳琦直播间卖得更便宜。

客观说,李佳琦作为头部主播,拥有更大的定价权,这个有其合理性。比如,品牌方可能也愿意和这样的头部主播合作,希望能够“以价换量”。但问题在于,李佳琦方面固然可以卖低价,但是不是就等于可以剥脱其他平台和主播卖“更低价”,则显然成了问题。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背后可能就无法回避一个关键问题——这是不是就等于谁的流量大,谁就可以垄断某款商品的“定价权”?毫无疑问,如果是这样,谁能保证有真正的“最低价”?到头来,是不是消费者又默默承受这一切?

当然,有人或许会说,品牌方有自主定价权,想给谁“最低价”就“最低价”。李佳琦方面也回应称,价格是品牌方制定的,并不是他个人决定的。但是,无论是品牌方还是李佳琦方面,如果平台方面采购来的商品,自己愿意自行补贴以更低价卖出,这种权利是否应该被尊重?

不得不说,这里面涉及主播与主播之间,主播与平台之间,品牌方与主播之间,品牌方与平台之间的多重博弈,确实有一定的复杂性,个中内情大家也只是看个热闹。但是,从正常市场竞争的角度,无论是任何一方建立了绝对的价格“垄断权”,恐怕都是让人不安的,不仅不利于市场竞争,也与消费者的权益形成冲突。近年来,相关部门一再强调要严厉打击“二选一”行为,就是这样的逻辑。而这一次,作为头部主播的李佳琦,同时遭遇主播同行与平台的“叫屈”,是不是真的撞到了“枪口”上,可能考验相关部门的裁定尺度。

应该说,这里面的争议不是今天才有的。在直播带货兴起后,类似的争议实际早就存在。只不过,这一次由于多个头部主播和平台都陷入纷争,自然闹得更大了。到底谁有理,大促销之下的“定价权”到底该如何合理界定,也是需要有个权威的说法了。

不过,就李佳琦个人来说,遭遇这样的纷争,显然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很多人应该都知道,作为“直播一哥”,李佳琦这一年多可谓是多事之秋。就在前不久,还因为花西子事件而遭遇广泛质疑,整体社会形象受到明显冲击。而这次在“双十一”促销刚刚开始之际又陷入“二选一”之争,不得不让人为之捏一把汗。

颇为巧合的是,就在这几天,打假人王海发布视频称,消费者在李佳琦直播间购买“鸳鸯金楼”和田玉项链,鉴定结果为“碳酸盐-透闪石质玉项链”,根本不是和田玉。那么,面对一连串的争议,“直播一哥”如何平息争端,又能否再次“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