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鼓励医务人员下沉开展医养服务

近期,北京市民政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老老人”服务保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昨日,市民政局召开媒体通气会,就上述《若干措施》进行解读。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本次《若干措施》共6方面20条措施,涉及津贴补贴、权益保障、服务设施建设、医养结合、助餐服务等与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本次政策将覆盖相关老年人群体约85.5万人。

高龄老年人和失能失智老年人是养老服务的重中之重。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郭汉桥在会上介绍,“老老人”是指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包括高龄失能失智和高龄自理老年人。为确保养老服务工作重点聚焦失能失智老年人,本市80岁以下失能失智老年人也参照本政策执行。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本市共有“老老人”69.8万,其中,高龄失能老人16.36万人(经能力评估为失能老人的15.3万人,重度残疾的1.06万人),占比23.44%;高龄自理老年人53.44万人,占比76.56%。同时,还有80岁以下失能失智老年人15.7万人。因此,本次政策覆盖范围老年人共约85.5万人。

“老老人”基本生活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对照护者来说,“老老人”家属无论在生理、心理、工作、生活、时间、精力等各方面,压力都显著增加,“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正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因此,“老老人”照料是养老服务的刚需,也是当下许多人对养老焦虑的所在。

郭汉桥介绍,此次政策的创新点集中表现在四方面:一是优化“老老人”补贴津贴制度,推动补贴津贴向“老老人”中的重点群体服务聚焦,提高政策精准性、有效性。

二是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养老设施新建方面,明确以街道(乡镇)为单位,允许多个新建住宅区配建养老设施指标整合利用,实现统筹规划、集成建设。在存量设施改建方面,制定相关操作办法,分类明确不同类型存量设施的改建实施路径和配套政策。

三是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网络。首次提出以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为牵引,强化养老服务中心的资源统筹和服务调度功能、养老服务驿站的延伸网点功能、专业服务商的协同服务功能,推动形成共生发展的养老服务生态圈。

四是深化“老老人”医养协同发展。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激励及考核机制;鼓励医务人员下沉基层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在职称晋升、薪酬绩效等方面予以倾斜;稳妥推进人口密集区部分一、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护理机构或增加照护床位。

亮点

加强资源调配

推动补贴津贴聚焦重点“老老人”群体

精准的服务供给是提升“老老人”幸福感的关键。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本次《若干措施》更加坚持需求导向,通过加强资源统筹调配,把更多养老服务资源向“老老人”聚焦。

例如,《若干措施》规定,要建立“老老人”养老需求调查和分析机制,定期发布“老老人”服务统计数据和本市养老机构平均收费价格。优化“老老人”补贴津贴制度,推动补贴津贴向“老老人”中的重点群体服务聚焦。强化“老老人”兜底服务,聚焦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服务需求,加强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供给。开展“老老人”特别是老残共养家庭监护服务试点,探索意定监护实施路径,解决就医、养老、遗产继承等意定监护难题。

在“老老人”服务设施功能布局方面,本市将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统筹考虑区域人口老龄化程度、“老老人”分布等因素,精准布局养老服务中心;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开展老旧小区养老设施补短板行动,对养老服务功能不足的地区,采取置换、购置、租赁等方式加强服务供给。分层分类引入专业服务商为“老老人”居家养老提供康复护理、就医陪诊、家政维修等服务。

发挥市场力量

中央厨房+社区配送推行养老助餐新模式

为扩大“老老人”普惠服务供给,《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支持养老服务经营主体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发展,引入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培育一批专业化程度高、能力强、规模化运营的行业企业;同时,优化养老服务领域营商环境,在市场准入退出、要素获取、开展市场化服务等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支持。

未来,本市将推广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主要通过政府提供设施、培育市场供给主体、完善服务供给网络、规范服务供给标准等方式,加强对“老老人”的普惠服务供给。

同时,依托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织密养老助餐服务网络;鼓励养老助餐经营主体多元化、连锁化运营,因地制宜推行“中央厨房+社区配送”等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打造智慧用餐场景,优化老年人支付方式;采取社会化助餐、邻里互助等多种方式,整合物业人员、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快递外卖等相关力量开展送餐服务。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运营养老助餐点2210家,覆盖全市四分之三的城乡社区;累计服务老年人12万人,提供助餐服务2788万人次,其中服务“老老人”和失能老年人4.3万人,提供助餐服务874万人次。

推动医养协同

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开展居家医疗服务

本次《若干措施》明确突出医养协同发展,通过多种方式打通医疗和养老衔接环节的堵点断点。

为保障好“老老人”医疗服务供给,《若干措施》提出,要完善医养结合对接机制,完善属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安宁疗护机构与养老机构握手机制,支持以有偿签约服务等方式促进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签约合作服务;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医院之间的“老老人”紧急救治及快速转诊绿色通道,鼓励医务人员下沉基层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在职称晋升、薪酬绩效等方面予以倾斜。目前,全市571家养老机构中,共有医养结合机构214家,占比超过37%;另外357家养老机构通过医养签约的方式,加强医养结合服务保障。

《若干措施》提出,要更好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用,健全老年人基础病等健康信息档案,优先为“老老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支持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开展居家医疗服务。

为优化医疗护理服务资源供给,《若干措施》明确,要立足实际条件,积极稳妥地推进人口密集区内部分一、二级医院,转型为护理机构或增加护理床位;鼓励社会力量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护理机构、安宁疗护机构。

强化要素支撑

高技能养老服务人才可获得积分落户加分

《若干措施》明确,推进“老老人”服务专业化标准化智慧化,强化养老服务要素支撑。照护服务队伍建设方面,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3.3万人,其中养老机构护理员1.6万人,护理比为1:3左右。

人才的专业性是做好养老服务的基础。《若干措施》提出,要继续加大家庭照护人员培训支持力度,支持行业协会开展养老护理员社会评价,落实养老服务人才积分落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养老行业高技能人才加分。

同时,本市还将加强“老老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完善“老老人”照护服务标准,规范开展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和服务工作,精准对接“老老人”照护服务需求。

技术的加持也将为养老服务提质。《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强对养老服务领域新技术研发、场景建设、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的政策支持,积极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重点支持养老机器人产业发展。此外,要推动涉老数据有序开放和合理开发利用,建立高龄独居、孤寡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生活数据异常监测预警体系,探索拓展一键呼等智慧养老场景应用,引入智能水表、智能燃气表等智能监测预警设备,线上守护老年人安全。

本组文/本报记者蒋若静

供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