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转指示药无共识 药界、医界隔空交火

台湾妇产科诊所不多,性行为后找妇产科不易,药界力挺将事后避孕药转为指示药,医界则持反对态度。图为怀孕女子。(王家瑜摄)

事后避孕药转指示药争议多时,食药署日前召开会议,仍无法取得共识。药界力挺转为指示药,表示台湾妇产科诊所不多,性行为后找妇产科不易,盼藉转类保障妇女生育自主权,并批评少数团体基于自身利益持续阻挡,使政策推动受阻;基层医疗协会今(7日)回呛,妇产学科是所有医学生的必修学门,若说全国药局数量远高于妇产科诊所,因此要改变政策,何妨说台湾有1万2000多家西医诊所?期望政府三思而后行。

药师公会全联会指出,台湾妇产科诊所数量减少,截至2023年底仅965家,而全国已有8887家健保药局,数量远高于妇产科诊所。若开放药局供应,可提升药品可近性,特别是在医疗资源不足的地区,确保妇女能够在黄金时间内获得协助,降低意外怀孕风险。全球多数先进国家已将紧急事后避孕药列为指示药,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多国卫生机构亦认可左炔诺孕酮(LNG)的安全性,主张应让妇女能够自行取得使用,我国不应与全球趋势背道而驰。

目前,妇女团体与儿少代表对转类并无反对意见,台湾女人连线2024年调查亦显示,近7成民众支持转类,理由包括「方便即时取得」(33.3%)与「提高女性自主」(34.9%),仅少数医师团体对转类持保留态度。药师公会全联会指出,LNG紧急事后避孕药应于72小时内服用,黄金12小时效果最佳,少数团体基于自身利益而持续阻挡,使得政策推动受阻,导致台湾在生殖健康权益保障上落后于先进国家,政府应及时改正,确保政策落实。

我国已施行《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施行法》(CEDAW),该法明确规定政府有责任保障妇女生育自主权,并推动相关政策落实。药师公会全联会认为,政府应依CEDAW规范,加速推动紧急事后避孕药转类。

对此,基层医疗协会则发出紧急声明,表达反对立场,紧急事后避孕药的使用牵涉医疗专业,随意改为指示用药绝非良策,若以台湾妇产科诊所数量少为理由开放,就应该让病人至各种专科医疗院所处方,因妇产学科是所有医学生的必修学门,比之药师完全没有修习妇产科更能精准诊断处方,较不会对病人产生伤害。

基层医疗协会认为,全球许多先进国家求医不便,与台湾处处可以就近寻得医疗院所大不相同,若说全国已有8887家健保药局,数量远高于妇产科诊所,因此要改变政策,何妨说台湾有1万2000多家西医诊所,是否更适合为病人把关处方?期望政府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