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症状上药局 药界促检讨分级医疗
药界宣导「自我照护」概念,呼吁民众「小症状上药局」。图为社区药局药师照处方签配药。(本报资料照片)
2023年全国药局药商总数逾1万家,比龙头便利商店还多,为让资源合理运用,药界宣导「自我照护」概念,呼吁民众「小症状上药局」,也希望政府让药局担任分级医疗的最前线,为社区民众健康把关。但基层医疗协会提醒,诊所担任分级医疗第一层角色,提供最快速便捷的照护,有问题也会转到大医院治疗。
北市药师公会理事长尹岱智表示,依财政部统计,2023年全国药局药商总数已达约1万700多家,超过龙头便利商店店数。新冠疫情期间,民众逐渐习惯到社区附近药局领口罩、快筛等,对药局建立起信任感,走进药局的年龄层也有年轻化趋势。
但不少民众认为,在诊所就医只要花上200元左右,不仅有医师看诊,还有3天份药物可拿,比直接买药划算。北市药师公会发言人、社区药师王明媛表示,民众到诊所花200元就有这么好的医疗,用的是大家共有的健保资源,背后付出多少费用,民众却无感。
基层药师协会理事长沈采颖认为,台湾看病过于方便,一些民众认为「我付保费,高兴怎么看就怎么看」,但这是不对的,分级医疗有全面检讨的必要。若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例,国人每年就医耗费的健保资源近300亿元,沈采颖认为,政府须加强宣导流鼻水、过敏、拉肚子、头痛等小症状先上药局。为避免资源浪费,一年就医超过20次者,可考虑加收2成部分负担;超过30次则收3成,但须将重大伤病者、贫户排除在外。
基层医疗协会秘书长罗源彰认为,台湾医疗可近性高,诊所数量与超商差不多,不同于美国去诊所得预约排队,也不同于中国大陆除了医院就只能去药局。在资源充足之下,诊所能担任分级医疗第一层角色,提供最快速便捷的照护,有问题也会转到大医院治疗。
罗源彰提醒,儿童无法正确表达,例如觉得耳朵怪怪,很可能是中耳炎,若病情延误恐致听力受损,但治疗中耳炎的抗生素不易在药局买到。另外,拖很久的症状也不宜直接上药局,像是持续1到2个月的咳嗽,医师一听就知会不会是气喘,若声音不对,甚至须怀疑是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