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1万多家药局比超商多 「小症状上药局」落实自我照护

图为药师整理药品。(本报资料照片)

2023年全国药局药商总数达到1万700多家,超越龙头便利商店。不少民众在出现轻微症状时,会选择到诊所就医,认为只要花上200元,就有医师看,也有药可拿,却忽略了潜在的成本,如交通费、请假及健保支出。为让资源合理运用,药界宣导「自我照护」概念,小症状就上药局,希望政府让药局作为分级医疗的最前线,把关社区民众的健康。

北市药师公会理事长尹岱智表示,依财政部统计,2023年全国药局药商总数已达约1万700多家,超过龙头便利商店店数。疫情期间,民众逐渐习惯到社区附近药局领口罩、快筛等,对药局建立起信任感,走进药局的年龄层也有年轻化趋势。

台北黄小姐认为,在诊所就医只要花上200多元,有医师看诊,还有3天的药物可拿,比直接买药划算;新北林小姐则表示,少子化趋势下,健保收不抵支,若非大病,到药局买药即可,一些指示用药(如:止痛药)只要100元就能解决。

北市药师公会发言人王明媛表示,民众到诊所花200元就有这么好的医疗,用的是大家共有的健保资源,有时看到民众拿12颗普拿疼、6颗流鼻水的抗组织胺,不免有些生气,其实不需绕一大圈找医师,动用如此珍贵的资源,这也是药界提倡「自我照护」的原因,希望民众对自身有基本的认识、医药的基础知识,也知道不舒服时如何发问。

台湾自我照护产业协会理事长蔡宜芳说,就医有许多潜在成本,例如搭车、请假,以及健保支出。药师公会全联会常务监事李懿轩试算,医师诊察费约300多元,加上药事服务费等,每看一名病人,健保就要花约500元。台湾明年就要迈入超高龄社会,点值问题、血汗医护,都在反映健保资源不足,须好好珍惜。

李懿轩表示,疫情期间许多人提倡「把医疗资源留给需要的人」,现在也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小症状上医院,除会排挤到重症病人的需求,也会有交叉感染风险。若只是擦伤,可到药局选购伤口的用品、抗生素、药膏等。若是鼻炎、咳嗽、感冒,也可直接上药局,降低医疗机构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