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西施成历史!专法让槟榔摊恐绝迹 「辣妹」喊:不想失业
卫福部日前祭出《槟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大半槟榔摊恐倒闭,西施面临失业危机。(图/赵世勋摄)
槟榔西施多年来是台湾特有行业,总能第一时间抓住外国游客目光,有「台湾芭比」之称,国际媒体CNN和BBC更曾拍摄专题,记录下这些年轻女性打拚的过程,但这专属台湾风景恐将消失。卫福部近日预告《槟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预计列管槟榔并设下层层关卡,将来如要贩售恐难上加难,全台一半以上槟榔摊将倒闭,西施更面临失业危机,希望能有配套方案,给她们留下生存空间。
17日下午,记者造访桃园知名槟榔摊,23岁的西施奈奈身着三点式洋装,脸蛋在妆容点下更显精致,一见到货车停下便立刻上前招呼,凭着业内的术语了解客户需求,熟练的「水果」或饮料交给客人,脚踩高跟鞋的窈窕身影更让路过民众的眼光都难以移开。
奈奈出身隔代教养家庭,由阿嬷一手带大,清贫家境和逐渐衰老的祖母让她年纪轻轻就担下经济重担,16岁便辍学外出工作,并将赚到的钱用来贴补家用、照顾老人。
槟榔专法若正式上线,业者需向政府申请商业登记并配合抽验槟榔、添加物才得以继续营业。(图/赵世勋摄)
「我们没有学历、没有技术,除了做这个还能做什么?」奈奈说,槟榔西施只需把自己打扮得「妖娇美丽」,担任活招牌吸引顾客目光,每卖出一包还有额外奖金抽成,每个月收入在3万5000元到4万5000元间。
奈奈提到,因工作性质缘故,往往得穿着清凉,不免会遇上客人调侃骚扰甚至毛手毛脚,还曾有顾客直接当她的面手淫,身为西施只能将这些委屈咽下,因这份收入不高但能兼顾家庭,是许多弱势女性、单亲妈妈或「没选择」女性的避风港。
「资深西施」赖阿姨便靠着槟榔摊养大3个孩子,因丈夫收入难以支撑家计,赖阿姨想外出工作,却因家有幼儿而难以脱身,年轻时看见朋友做槟榔业薪资稳定,发现时间自由又可以带小孩并省下保母费,于是自己顶下一个槟榔摊,在路边经营将近半甲子。
赖阿姨说,早年槟榔风气兴盛,全盛时期每月业绩约7、8万元,如今槟榔人口只剩过去的不到三成,最惨时一个月收入仅3万元,她原想靠着卖槟榔积攒自己的退休金,却连这份糊口收入都可能消失。
「我们真的很不想没工作。」想到岌岌可危的将来,赖阿姨泪如雨下,表示如今儿女长大、各自成家,她不愿成为孩子们的拖累,想靠着自己的双手「一路做到老」,如今却面临专法上线,想到失业危机便夜不成眠。
赖阿姨奉献大半青春,靠着槟榔产业拉拔3个孩子长大,一想到即将失业便夜不成眠。(图/赵世勋摄)
「我们都这么老了,唯一的饭碗还要被政府收走。」赖阿姨透露,槟榔业并非外界想像中的一本万利,她曾因年纪大而被客人欺负,以问路或各种理由将她骗出前台,趁机抢走钱财或商品,如今年纪渐长、难以转职,倘若槟榔摊被迫关闭,其生活则将雪上加霜。
据了解,卫福部于 12 月 18 日预告《槟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预计正式将槟榔列管,要求业者需登录核准并配合抽验,确认槟榔、荖叶及添加物是否符合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标准,并要求业者需项向在地县市政府申请营业登记才得以贩售,但槟榔摊多半是街边角落的铁皮屋,根本无法合法申请,专法上路恐将导致一半以上槟榔摊倒闭。
桃园市槟榔联合职业公会理事长李密表示,全台十大工会、五大产区及槟榔农民皆有派出代表与政府持续协商,除了寄出陈情信外也将于2月10日上街游行,表达意见捍卫自身权益,期盼能与政府在60天预告期内达到良性沟通,倾听业者心声并取得共识,为业者和西施们留下一条生路。
卫福部去年预告「槟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并邀请相关团体召开沟通会议,于1月21日会议中取得共识,承诺草案不会在2月17日送出卫福部,预告期过后仍会持续搜集各方意见进行调整。
草案中槟榔业者需向地方政府申请营业登录之部分暂缓实行,并以辅导为优先会同农业部、经济部、劳动部等相关部会,研拟相关辅导规定及配套措施,业者也承诺配合不贩售槟榔给未成年、孕妇族群,并共同推动抠腔黏膜筛检,将槟榔的危害降至最低,而2月10日预计在立法院前的陈情活动决定暂缓执行。
更多 CTWANT 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