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座更名优先席 实际需要者可坐

卫福部28日预告,「博爱座」将更名为「优先席」,适用对象扩大开放至其他实际需要者。(邓博仁摄)

针对大众运输屡爆发博爱座让位风波,卫福部28日预告修正草案,将去年版本酌加修正,更名为「优先席」,今起7天内为预告期,将搜集各界意见,期满后送入立院排审。民团提醒,《身心障碍权益保护法》是部长邱泰源自认担任召委任内的未竟之功,应拿出专业,尽速启动完整的修法。

邱泰源日前表示,博爱座代表社会温暖,但照顾指标要重新检讨,可先单独处理这一条,让有需要的人有位子坐。社家署28日预告《身权法》修正案,对去年的草案进行调整,将博爱座改称优先席。适用对象则与去年版本相同,扩大开放至「其他实际需要者」。社家署副署长张美美说,草案预告期自29日起,共7天,搜集各界意见后,将由政院送入立院排审。

身心障碍联盟秘书长洪心平表示,博爱座事件近期引起很大争议,卫福部想要赶快让纷争止息,这没有问题。今年2月,罕病律师陈俊翰过世,卫福部当时承诺将尽快重启修法。邱泰源也曾透露,《身权法》是他担任召委任内的未竟之功,卫福部应拿出专业,尽速启动完整的修法。但《身权法》有很多议题待处理,博爱座只是很小一部分,其余重点包括身心障碍者权利公约(CRPD)国际审查意见、各类场合的合理调整等,呼吁卫福部别只修单一条文。张美美则回应说,优先席以外的条文较为复杂,还在整理各界的意见,至于何时能提出新版草案,还说不准。

国民党立委王鸿薇表示,有听到关于干脆取消博爱座的讨论,礼让本来就是自发性的,即便提倡博爱座不是只有老弱妇孺能坐,有需求都可以坐,仍引发很大争议,担忧即使现在更名也只是换汤不换药,或许可以思考取消看看。民进党立委钟佳滨认为,如何认定谁要「优先使用」,要详细衡量;他说,多数愿意将自己的位置让出来的国家,没有设置优先席或博爱座也所在多有。

民众党立委吴春城说,改名为「优先席」,仍未抓到问题重点,因此他之前才会建议应全面加装「让座铃」,让自身有需要者或是发现他人有需要的热心民众,能立即按下「让座铃」提醒已有座位的民众注意,进而发挥爱心起身让座。

交通部表示,若《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修正草案通过,交通部主管的子法「大众运输工具无障碍设施设置办法」将同步配合修改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