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锅手艺已逐渐消失,但它留下的回忆和历史文化仍值得我们珍视

乡村补锅匠

©作者 孟宪春

过去每到农闲,有补锅手艺的人就收拾起自己的工具,开始走村串巷。于是“补锅咯”的声音,伴随着梆梆的敲击声,在市集和乡村上空回荡,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道独特风景。

补锅是一门古老的手艺,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精品《清明上河图》中就有细微描画。过去生产工艺水平低下,锅是生铁打造的,容易破裂,补锅匠便应运而生。那时候,在乡村随处可见补锅匠的身影。

补锅匠转乡时肩挑一副担子,一头装着炉子和风箱,另一头装着补锅工具的木箱,比剃头匠的担子重多了。后来有了自行车,就把工具袋或箱子搁前架放尾架,骑车吆喝。旁观者都是忠实的客户,小孩子们也常常围着看热闹。有生意了补锅匠就停下来做,累了就在村头巷尾歇息抽口烟。

小时候农村做饭烧的是柴草,大铁锅是一个家庭唯一的灶具,在一口铁锅里做着所有的饭菜。时间长了,再结实厚重的锅也有漏的时候。最着急的当然是家里的女主人,心急火燎地盼着村子里响起那声低沉而又浑厚的“补锅咯”的吆喝声。

补锅匠来到村子,在巷道里摆开补锅的摊子。然后如唱歌谣般吆喝他的生意号子:“补锅咯,补锅咯!”声音颇具穿透力,仿佛可以唤醒沉睡的山村。他在空地支上风箱,不一会炉火就烧旺了。他一边敲击碎铁,一边捣泥,嘴里不停地喊着:“烂锅、烂碗,快些拿来。”

有人来补锅了,匠人将破锅举在手里,眯着眼,对着锅底仔细瞅,然后用磨砂布在裂口处打磨一阵子,将铁屑等脏物都收拾干净,露出锃亮的锅底颜色来。再在上面滴一种液体,将裂口及其周围清理干净。用小茶杯大小耐火泥做的钢杯放点碎旧铁片,放在炉子上烧,随着风箱有节奏地响着,旧锅片很快熔化成“铁水”。师傅快速把铁水珠子倒在要补的部位,里外用石棉垫子一压,一个洞就补好了。遇到破损大点的,外面用锉刀锉平,里面用砂轮磨光,重复三四次方能补好。一个小洞5分钱,最多二三角钱一口锅就可以补好。

每年秋季,收完玉米种下小麦后,补锅匠就来了,补完锅后又去下一个村庄,他们在修补的煎熬中咀嚼着岁月的酸甜苦辣。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做饭用上了天然气、电磁炉,锅也鸟枪换炮,铁锅、铝锅、不锈钢锅,高压锅、电饭煲、烤箱、空气炸锅等,各种各样的锅具,一应俱全。锅碗瓢盆坏了直接换新的,补锅不如买锅,没有哪一家人会在一个破锅或烂盆上费工夫。补锅匠无锅可补,那“补锅咯”的吆喝声似乎成了绝唱,再也听不到了。久而久之,补锅成了无人问津的职业。

尽管补锅的时代已经远去,但它留下的回忆和历史文化仍值得我们珍视。

来源:黄河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