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宠物赛道,跨界巨头能否站稳脚跟

本报记者 陈子帅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潘小多编者的话:“富养”猫狗,成为不少城市居民的新生活方式。从精心搭配的口粮、别出心裁的玩具,到“比人还贵”的美容服务、售价不菲的宠物奢侈品……“毛孩子”撬动了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让越来越多企业盯上这门生意。近日,上海迪士尼乐园卖起了宠物服饰,印有“星黛露”等IP的衣帽受到粉丝关注;山东一家保健品生产商宣布进入宠物营养市场,表示这是当下最火热的宠物细分赛道之一。“宠物经济”的繁荣吸引多领域企业参与其中,其前景如何?加入这一赛道的企业面临哪些挑战?《环球时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和调查。

狗做SPA,“比人还贵”27日下午,《环球时报》记者走进北京朝阳区一家大型宠物用品超市,用“五花八门”来形容那里的商品再合适不过。在最“刚需”的食品区,猫狗的主粮、零食种类就多达几十种。有行业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宠物食品作为宠物消费的刚需,具有高频次和贯穿宠物生命周期的特点,是宠物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子行业。

“家长”们不仅要让“毛孩子”吃饱,还关心它们能不能吃得好。记者在货架上看到,有产自加拿大的宠物营养补充剂、欧洲进口的肠胃保健益生菌、养护关节的鲨鱼软骨素、利于毛发和皮肤健康的生物素卵磷脂等。在社交媒体平台,教你如何“给猫狗吃对营养品”的经验分享帖广受关注。

一位养狗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我认为(给宠物吃营养品)是必要的,为此还做了许多攻略,这的确让宠物的毛发看起来更亮了,各方面可能都会变好。”不过,也有兽医专家认为,一些营养元素在日常的口粮中已经得到补充,宠物在健康状态下无需额外食用营养补充剂。记者在宠物超市遇到了正在为雪纳瑞犬和金渐层猫购买圣诞玩具的李先生,据他介绍,他每月都要逛2到3次宠物超市,“每个月为猫狗花费3000元左右”。

“毛孩子”们伙食好,打扮得也漂亮。在宠物超市,消费者能买到从头到脚的宠物服装,设计新颖,价格也不菲——一双进口的透气防滑鞋售价350多元,彩色图案的迷你帽子近百元,“男士”的条纹毛衣和“女士”的公主裙150多元……

宠物的清洁与美容更是一笔大开支。记者在宠物美容店的价目表上看到,一只15至25公斤的宠物狗洗一次澡,需要200多元,而做一次SPA,需要将近500元。记者的一位朋友感叹说:“比我做一次SPA还贵。”店内的宠物美容师介绍说,他们使用的是意大利进口的沐浴液,“对宠物的毛发和皮肤几乎没有伤害和刺激性。”如果是美容项目,还会给宠物狗喷香水。

《环球时报》记者还关注到,牙刷、发梳、防晕车喷雾等宠物用的清洁工具和医用产品很多来自日本,与该国发达的美妆、药妆产业具有一定关联性。

值得一提的是,宠物用品正在呈现智能化。记者在超市货架上看到了自动喂食机、智能饮水机、智能猫砂盆等产品。销售人员介绍说,宠物喜欢喝流动的水,智能饮水机制造的“小喷泉”能够引起它们的好奇心,达到让宠物饮水的效果;喂食机则能够根据设定好的时间定点自动投食。有报道称,宠物智能用品是一个被中国品牌“统治”的赛道,北美和欧洲市场流行的产品很多都由中国研发制造。

巨头押注宠物经济,消费者买单吗?在日本,由萌宠衍生出的产业赚得盆满钵满。近来随着“宠物家庭成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新颖的服务。

比如,每年11月15日的七五三节,原本是保佑3岁和5岁的男孩,以及3岁和7岁的女孩健康成长的日子,冈山县新见市的一座神社却增加了为宠物狗举办祈祷仪式的业务。神社方面表示,宠物的七五三仪式通过社交媒体和口口相传,不仅吸引了本地居民,甚至还有来自县外的申请者。

东京都一家摄影工作室的负责人则表示:“现在七五三的拍摄业务中,1/5都是为宠物拍摄。”随着需求的增加,该摄影工作室已将可以提供宠物拍摄服务的门店从8家扩大到12家。《日经亚洲评论》此前报道称,“猫咪经济学”产生的效应已经扩大到整个亚洲。

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愿意为宠物花钱。京东宠物提供给《环球时报》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近一年该平台整体成交用户数、交易活跃度提升。其中,新成交用户数增长39%,老成交用户数增长26%,且购物频率提升8%。同时,女性用户、年轻用户、三四线城市用户增长显著。

新加坡《联合早报》日前报道说,中国青年是市场最具活力的消费群体之一,他们因为受过良好教育,更容易受新兴消费模式和产品的吸引,也更有经济基础为宠物提供更优质的生活。香港《南华早报》则表示,银发群体同样起到推动作用,预计到2025年,中国宠物经济规模将达到8114亿元。

充满商机的宠物产业吸引了大量入局者,各领域企业纷纷跨界试图分一杯羹。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青年副研究员许梦然分析说,一只“毛孩子”串联起诸多行业,宠物经济已不再局限于宠物本身和相关食物,宠物消费类型正不断细分,领域越来越多。

根据公开报道,早在两三年前,国际上就掀起了宠物奢侈品风潮。头部奢侈品品牌几乎都设计过猫狗专用的睡床、项圈、服装、饭碗、旅行包等产品。《环球时报》记者在某奢侈品品牌官网看到,一款售价将近3万元的宠物包仍然在售卖。但有分析师认为,此类消费具有“冲动性”和“情感性”特征,“很难形成持续购买力”。此前也有奢侈品销售人员透露,相关产品多作为热门皮包的“配货”出售。

保险业也推出了面向宠物的“医疗保险”和“意外保险”。《环球时报》记者向一家知名保险公司的顾问咨询时了解到,相关保险主要保障疾病或者意外产生的医疗费用。每年支出的保费约400元,每次报销额度1500元,每年封顶报销5万元。有消费者表示,这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铲屎官”的负担。但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保单限制条款过于严格甚至“暗藏套路”,成为宠物保险消费的最大痛点。

本月初,上海迪士尼乐园推出了宠物头套、围脖、连帽衣等产品。记者在社交媒体平台检索相关信息时发现,有消费者在产品发售次日,就专程去该乐园为自己的宠物猫买衣服。记者还了解到,许多消费者购买迪士尼的宠物服装,是看中了迪士尼独特的IP。不过,从某电商平台的评价数量来看,销量并没有想象中“火爆”。《环球时报》记者向上海迪士尼乐园相关负责人询问了设计宠物产品的初衷,对方暂未作出回应。

除了迪士尼,近来许多品牌也在进军宠物市场。例如,名创优品上线自营宠物产品,并在多家线下门店增设宠物产品专区;好利来推出了自有品牌“Holiland Pet”;服饰品牌森马也推出了宠物品牌“倍迪家”,布局猫粮、零食等领域。

宠物是一门“好做”的生意吗?企查查提供给《环球时报》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国内今年新注册了148.8万家宠物相关企业,现在宠物企业数量超过420万家。英国《金融时报》日前援引美国投资银行高盛的数据称,今年中国城镇中约有5800万只宠物猫狗,这一数字在2030年将扩大至7000万以上,这也将创造一个120亿美元规模的宠物食品市场。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宠物是一门“好做的生意”。有报道显示,一些跨界巨头黯然退场。如近日,美的集团旗下全资宠物电器公司浙江美新宠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简易注销。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宠物智能用品门槛相对较低,容易被模仿。实际上,除了宠物疫苗等特定领域,宠物行业整体的技术壁垒和门槛并不高,这导致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如何做好产品研发,做大规模,塑造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是这一行业生存的关键。”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过去高品质的宠物产品被外国品牌占据,如今随着国产品牌的崛起,“市场已经进入充分竞争阶段的前期”。

经济学者盘和林同样表示,中国宠物消费品市场整体处在成长期。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国产宠物品牌过去为许多外国品牌做代工,如今也实现了自主品牌的部分出口。不过,“在品牌和口碑塑造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内知名宠物食品“麦富迪”的品牌负责人杨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国内宠物行业起步较晚,更多研究聚焦在猪、牛、鸡等经济动物上,对于犬猫等伴侣动物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涉及食物健康、运动健康、消化健康、心理健康的基础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储备。因此,企业在研发和生产宠物食品时,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去进行相关研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此外,企业还要了解消费者需求,不断创新,提供多样化的高品质产品。

对于跨界企业来说,除了上述行业挑战,还有自己要面对的问题。盘和林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当前许多“外行”开始加入宠物赛道,主要面临的挑战是对宠物不够了解,“很可能会造出中看不中用的产品”。

由于宠物市场竞争激烈,张毅认为,对于跨界企业来说,想要在这一市场立足,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实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还要能缩短投入回报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