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立苗栗医院呼吁病友 勇于接受治疗恐慌症
部立苗栗医院精神科主任陈文科呼吁恐慌症病友勇于接受治疗。(部立苗栗医院提供/谢明俊苗栗传真)
「恐慌症」是焦虑症的一种,很多人称它是现代的文明病,但多数民众对它仍是一知半解的。部立苗栗医院协助许多病友摆脱恐慌症的困扰,学会转念与病共存,重新找回生命美好,获得治疗的病友,也呼吁其它病友要勇敢面对自己的疾病,寻求专业医师的协助。
现年42岁独立抚养孩子的单亲妈妈小梅(化名),4年前到卫福部苗栗医院身心科展开恐慌症治疗前,曾经历了四处求医检查,看遍各大科都找不出问题,陷入濒临崩溃边缘,相当痛苦,她非常感谢部苗精神科主任陈文科给予的温暖及指引
小梅表示,发病初期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有一次开车在快速道路上,突然全身无力无法继续开车,她大声哭泣、打电话求助警察把车开回家。严重的时候不敢出门、不愿与人互动,对人际关系和工作都造成影响,有次早晨家人拉开窗帘,照进屋内的阳光,她觉得会伤害她,而失控地恐惧、尖叫,后来更多的生理疾病袭来,胃溃疡、头晕、心悸,甚至出现肢体运动困难等,而四处求诊,后来医学中心医师告诉她应该去身心科进行治疗。经辗转介绍到部苗身心科主任陈文科门诊看诊,开启了4年的治疗过程。
治疗过程中,陈文科要小梅不可以自行停药,并要她每天一有空就去做激烈运动,每天至少4个小时,医师提醒规律及适度运动才是上策,小梅后来保持运动习惯,并接受医师建议戒酒2年。
陈文科说明,恐慌症是精神科门诊常见焦虑症的一种,患者会突然感觉自己无法呼吸、极度不安、快要死亡,到医院急诊求救,但通常检查后医师都会说,「没什么问题,打个针就好了。」,甚至有些人到了医院就好了。恐慌症也常在无压力,或无生理疾病时出现,由于常找不到原因、检查都正常,反而让病人更不安、恐惧,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出现,也因此对生活、工作、社交活动产生影响。
陈文科提醒,恐慌症最好要尽早找专业医疗团队做治疗,以免合并其他精神问题,比如说忧郁症,睡眠障碍等。恐慌症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其实心理治疗也占有重要关键的角色,透过与医师充分沟通,包含对疾病的理解、药物治疗、以及适当调整生活方式与压力,可以有效改善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