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都修成八达岭 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出炉
近年来部分地区出现对长城的不当修复事件,大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表示,很多地方单位对长城的完整性、真实性的理解存在偏差,只是将其视为一种资源去利用,把长城固化为八达岭长城的样子,在修的时候就按照八达岭长城的样子来修,应该尽可能按原状保护。
《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历经12年编制,为长城的保护迎来「总体方案」。《规划》将长城保护目标分为三个阶段,近期目标任务(2019年至2020年)是督促长城所在地政府科学划定公布长城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完成率达到100%。并实施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长城保护维修专案,消除重大安全隐患,重点推进一批长城保护展示示范专案;开展5至10个长城重要点段监测试点工作,加强长城监测体系建设。
中期目标任务(2021年至2030年)是加强长城保护宏观管理,壮大各级长城保护力量,完成5至10个长城参观游览示范区建设。同时,拓宽长城保护经费管道,鼓励运用社会资本设立长城保护公益基金。
远期目标任务(2031年至2035年)是建成一批长城国家遗产线路,并完善社会参与长城保护相关政策与措施,形成全社会长城保护自觉。
根据调查结果,地表未见原有墙体、壕堑/界壕、单体等,属于保存现状为已消失的长城点段,约占总数的24.1%。
长城的主要破坏因素,在自然因素方面,各地情况不同。东北、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长城点段多受到雨水冲刷、水土流失、沙漠化、动物活动和植物生长等自然侵蚀影响,西部地区多受到风蚀、沙漠化、盐碱、冻融、动物活动和植物生长等影响。
人为破坏因素包括旅游开发、城镇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生产生活和不当干预等。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长城点段以建设压力为主,东北、西部地区长城点段以交通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威胁为主。
据指出,大陆目前全国已有长城保护员超过3000人,各省长城基本实现了保护员全覆盖。国家文物局近年拨专款为长城保护员提供巡查设备和标志等,北京等地也将长城保护员补助经费纳入到地方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