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霸权挺中国,下令禁止国内出现反华势力,铁血女总统班达里
文 | 文渊的历史书
编辑 |文渊的历史书
前言
当印度在边境上修建公路时,她直接派兵驻扎在边境线以内,做好随时开战的准备。
这可不是耍嘴皮子功夫,而是真的有实际行动。
而下这个命令的则是世界上第一位马列女总统班达里。
作为一个被印度三面包围的小国,班达里还不惧印度威胁下令,禁止国内出现反华势力。
所以不少人好奇,尼泊尔身处印度后院,被印度掣肘这么多年,为何敢与我国越走越近呢?
印度在尼泊尔受难时“踹”它一脚
尼泊尔是一个内陆国家,它与我国仅通过喜马拉雅山脉相连,而与印度东南西三面毗邻。
与我国相邻的这边还有着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隔着,相比较起来,尼泊尔到印度则会便利很多。
其实以前的尼泊尔也不是三面都和印度挨着,当时尼泊尔还有另一个邻居--锡金。
但是这里后来在印度的野心之下,再加上当时其他国家都没有将注意力放在这边,印度觉得该自己上场了,就借此机会将其吞并了。
印度是个啥国家那已经是昭然若揭了,而被印度包围的尼泊尔肯定恐慌呀,每天都在心惊胆战中度过,就害怕自己步锡金的后尘。
尼泊尔当时也想着摆脱印度,但是作为一个小国,国土面积不大,资源也是贫瘠的情况下,就只能依靠进口来过活。
但尼泊尔要想进口,就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印度,毕竟与我国相邻的这边是珠穆朗玛峰,想从这边走在当时肯定是行不通的。
所以尼泊尔是不想依赖印度都不行,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尼泊尔与印度挨着的领土都是它们的主要进口通道。
一个卑微,一个高傲,这也就注定两国之间的这种关系却不对等。
而且作为一个大国,印度自独立以来也一直视尼泊尔为自己的后院。
所以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在各个层面压迫尼泊尔,甚至无孔不入,只要一有机会就想着吞并。
其实早在18世纪,尼泊尔就受到了来自南方印度各邦国的威胁。
到了19世纪,英国殖民者也将目标对准了尼泊尔。
1814年到1816年,英国与尼泊尔爆发了战争。
尽管尼泊尔成功捍卫了主权,但被迫割让大片土地。
铁骨铮铮尼泊尔
这些土地后来都被英国割让给了印度,这成为印度对尼泊尔采取挤压政策的契机。
进入独立后时期,尼泊尔被印度包围对其施加了地缘政治压力。
1950年,印度与尼泊尔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大幅侵犯了尼泊尔的主权。
而在地缘政治上,尼泊尔因为被印度接近包围,所以泊尔大多数进出口贸易也要通过印度的港口,能源、食品等大宗物资的供给也依赖印度。
这使得印度拥有对尼泊尔的极大经济控制力。
在文化上,印度的宗教影响也渗透到了尼泊尔各个角落,这使得尼泊尔在发展道路上步履维艰。
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使得尼泊尔长期处在印度的控制之下。
这种压迫在2015年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时表现的淋漓尽致,这场规模8.1级的大地震夷平了尼泊尔城镇村庄的九成建筑。
近九千人遇难,二十多万人无家可归,这对尼泊尔脆弱的经济和基础设施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然而邻国印度却弃尼泊尔于不顾,不仅未提供任何救援,还趁机加紧封锁,企图让尼泊尔就范。
这场地震对尼泊尔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九千多人遇难,占人口的0.03%,相当于中国的40万人,美国的10万人。
超过60万栋房屋倒塌,占房屋总数的80%以上。
世界银行估计,地震给尼泊尔经济造成的损失高达70亿美元,占GDP的1/3。
地震过后,尼泊尔迫切需要邻国的人道援助与经济支持,重新建设家园。
但是,印度非但没有伸出援手,反而趁火打劫,加紧了对尼泊尔的封锁与制裁。
地震发生后,印度声称尼泊尔新宪法削弱了印度在尼泊尔的影响力,于是开始经济封锁,切断了尼泊尔60%的石油供应。
印度国内还出现了阻止向尼泊尔提供援助的声音,印度的这些作为,无异于在尼泊尔受难时踹它一脚,引发了尼泊尔人民的强烈不满。
这进一步加剧了尼泊尔人民对印度的怨恨。
一直以来,印度就利用地理优势对尼泊尔施加影响,但在尼泊尔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却见死不救。
这使得尼泊尔人民认清印度只是利己的邻居,而非真心朋友。
印度失去了赢得尼泊尔民心的机会,这也促使尼泊尔加快摆脱对印度依赖的步伐,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尼泊尔与中国
在这危急时刻,伸出援手的却是中国。
我国立即启动救援机制,派出多个救援队伍赶赴尼泊尔救灾。
一场为尼泊尔地震募捐的演唱会也在第二天举行,来自中国各阶层的捐款接踵而至。
我国在这场地震救援给尼泊尔提供了及时而力量的支持。
我国第一时间向尼泊尔提供了2000万人民币的紧急援助物资,内容涵盖帐篷、发电机、水处理设备等多类生活必需品。
杨紫琼重返尼泊尔地震灾区
中国也派出多名救援人员赶赴尼泊尔协助救灾,包括医疗队、查找救援队、工程机械队等。
他们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在瓦砾堆里搜寻幸存者,为伤员提供急救,许多失去亲人和家园的尼泊尔人由衷感谢中国救援人员的无私奉献。
此外,我国还宣布未来3年将向尼泊尔提供10亿元人民币的援助,用于尼泊尔的灾后重建,双方还签署了高达25个灾后重建项目。
在当时正是尼泊尔与印度对立最激烈的时候,我国这份及时雨对缓解尼泊尔危机至关重要。
尼泊尔各界人士纷纷称赞中国是尼泊尔最可靠的朋友,这与印度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
当时的尼泊尔总理就是班达里。
2015年,尼泊尔举行总统大选,左翼政党领导人比迪亚·德维·班达里成功当选,成为尼泊尔第一位女总统。
班达里生于政治世家,从小目睹王室贪腐和人民困苦,立志改变这一切,她加入左翼政党,与印度专制统治进行斗争。
上台后,班达里对印强硬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一味迁就印度,同时积极亲近中国,加强同中国的合作。
中尼关系发展
在班达里总统积极推动下,中国与尼泊尔的关系日益密切,我国成为了尼泊尔最大的投资国和最重要发展伙伴。
2017年,中尼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标志两国互利合作进入新阶段。
为打通我国与南亚的交通壁垒,中尼两国共同宣布将修建横跨喜马拉雅山的中尼铁路,这条铁路完成后将大幅提升尼泊尔的对外联系。
此外,两国还举行了多次高层互访,开展各领域交流合作,两国关系空前紧密。
但要说到两国的建交其实可以追溯至1955年,当年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60年,周总理还访问了尼泊尔,两国关系进入了蜜月期。
然而好景不长,受到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尼泊尔在此后长时间内偏向亲印。
直到21世纪,两国关系才得以重启。
2015年尼泊尔地震发生后,中国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让尼泊尔人民重新认识中国,两国关系出现突破性发展。
2017年,“一带一路”合作框架正式签署。
从此,中国援助尼泊尔的项目不断增加,既有地震灾后重建,也有能源物资基础设施建设,涵盖卫生、教育、交通、通信等多个领域。
具体来说,中国先后援建了加德满都环公路、纳拉扬加特-布德沃尔高速公路、博卡拉地区机场等一大批重要基础设施。
此外还修建或升级了桥梁、隧道、发电厂、医院、学校等民生项目。
这些项目大大改善了尼泊尔的交通条件、能源供应和公共服务,也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仅公路一项,就直接创造了10000多个工作岗位,这些合作成果让尼泊尔人民切实受益,中国的形象在尼泊尔民众心中不断上升。
与中国关系迅速升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同期对尼泊尔施加的压力也在持续升级。
2015年颁布的尼泊尔新宪法让印度深感不满。
之后印度还多次发出毁灭性的禁运声明,大幅扼制尼泊尔的石油和其他日用品进口。
当印度在边境修公路的时候,尼泊尔军队直接驻扎在边境盯着印度。
在这场睚眦必报的较量中,尼泊尔选择了坚定抵制印度的姿态。
这样看来,尼泊尔在地震后的抉择明智而正确。
在印度的掣肘下,尼泊尔将难以自主发展,唯有依靠中国这一充满活力、负责任的新型大国合作伙伴,尼泊尔才能找到摆脱发展困境的出路。
而且尼泊尔还下令不会允许任何势力在尼泊尔从事反华活动,可见尼泊尔的对我国的态度。
如今,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尼友谊与合作正在开启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