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韬光养晦」?陆学者释放3点惊人讯号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图/本报资料照,陈君硕摄)

中国大陆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后,当时大陆领导人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处理国际事务必须「冷静、冷静、再冷静」。而这一关键方针,既让大陆突破西方围堵,更奠定北京逐步站稳国际舞台的基础。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4日公开表示,国际社会、国内民意的呼声让陆方外交无法再奉行30多年来的「韬光养晦」的政策,「韬光养晦」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且他提出大陆现在5点内部问题和3点未来问题。

回首当年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即由「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等20字概括而来。而此一外交方针,也为后来的大陆领导人江泽民及胡锦涛所遵循,主宰大陆外交战略长达30多年。

据港媒《中评社》报导,金灿荣在中国记协新闻座谈会表示,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外交就转向了「韬光养晦」,他也表示,韬光养晦是比较复杂的一个思想系统,里面包括几个要点:

第一,中国是个超大型国家,对这样国家而言,内部挑战永远是最重要的,外部挑战永远是第二位的。「韬光养晦的逻辑就是中国跟一般国家不一样,超大型国家内部问题永远最重要」。

第二,在内部问题当中,经济发展是硬道理,一定要永远排第一。

第三,外交上要去意识形态化,不要被意识形态绑架。

第四,中国不要主动参与各种国际矛盾。

第五,有时候你不惹矛盾,矛盾也要惹你,碰到这种情况,中国也要非常克制地使用力量。

但金灿荣提到,近年来中国的外交政策从“「韬光养晦」转变成现今「奋发有为」,至于为何有此转变?金灿荣认为以下三点目前较有可能。

首先,中国GDP体量变大,物理上无法再韬光养晦,现在你块头太大了,根本韬光养晦不了了,「美国人早看见你了,再韬光养晦就是鸵鸟政策,就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第二,国际社会要中国承担责任。金灿荣说:「十年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批评中国不承担责任,现在中国承担责任了,有一部分人又不高兴了」。

第三,国内民意的变化。金灿荣说「中国大陆现有网民8亿500万人,因为网络发达,现在中国网路民意也不像中央以前想的那样韬光养晦的。

金灿荣还说,这三个变化是挡不住的,现在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说要韬光养晦,他认为坦率地看,这是漠视现实的结果,主观上想做,客观上做不到了,「韬光养晦」时代已经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