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地震!台师大证实:「人流」导致101振动幅度变大

台师大博士生陈耀杰分析台北101大楼的连续振动纪录,论文荣登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地震学会公报》(BSSA)封面。(台师大提供/林志成台北传真)

台师大地球科学系博士生陈耀杰,分析台北101大楼的连续振动纪录,发现「温度越高,频率越高」、「风速越高,频率越低」,以及「人流」造成早上9时至晚上9时的振动幅度较大,这提供未来分析「建筑物健康程度」的监测手段,成果登上《美国地震学会公报》( BSSA)封面。

台师大地科系教授陈卉瑄与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黄柏寿组成研究团队,观测分析2010年布设于101的建筑物地震仪阵列,而陈耀杰是其中成员。

陈耀杰说,对于「建筑物健康程度」分析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如美国和日本等,都持续进行;然而,针对像是101这样的高楼,持续监测却是非常少的,而台湾又处在台风与地震频繁的区域,种种条件使得101的科学研究价值极高,也理所当然成为团队研究的主体。

研究团队便提出了问题意识:时时刻刻在微弱振动着的101,其对应的主频特征和环境因子的关系为何?为回答这个问题,他们除了利用安装在90楼的地震仪,其于2014年的连续振动纪录,并且采用「随机递减技术」,分析建筑物的「主频」与「阻尼比」,距101约1.06公里的中央气象局信义测站观测资料,包含雨量、气压、湿度、温度、风速、风向的连续资料,也成为研究团队的分析目标。

研究显示,在「短期」观测纪录中,一天内,主频振动幅度较大的时间段,正是人类活动较活跃的时期,即早上9时至晚上9时。而这一点,也是令研究团队相当振奋的研究成果之一。

台师大表示,这篇研究汇整、讨论全世界高楼层的连续振动分析成果,树立了目前为止最高楼层所能看到的振动风景!因为前人架设以及维护地震仪的苦工,101连续振动的特征得以被量化,科学价值得以成形,而又经由和环境因子的比较,101主频变化的控制因子可以被一一厘清,提供未来分析「建筑物健康程度」可期的监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