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与资管行业正被重塑,2024年或将迈向“真正服务化”元年
在当前市场环境之下,财富与资管行业充满变化与挑战,转型成为必然趋势。
5月10日,华宝证券董事长刘加海表示,行业从监管、政策、行业生态、业务模式等多个维度实现了革新蝶变,重塑中国财富与资管领域的内在发展逻辑。
"监管体系改革、资管产品降费让利、ETF迅猛发展、私募相关政策法规密集出台、信托行业新三分类落地实施等一系列行业变化影响深远,并由此催生金融机构转型诉求。转型变革的关键点在于行业真正迈向服务化发展之道。"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负责人张青认为,2024年或将成为财富管理迈向"真正的服务化"的元年。
财富与资管行业正在被重塑
2023年财富与资管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2024年将呈现怎样的趋势?
以公募基金来看,根据华宝证券发布的《2024金融产品年度报告》(下称《报告》),公募基金总规模首超银行理财,不同产品规模分化。截至2023年末,公募基金产品规模达到27.27万亿元,同期银行理财规模26.80万亿元。
不同类型看,在2023年"债牛股熊"的市场环境中,主动纯债型基金规模增长,指数型尤其是股票指数型基金规模逆势增长,主动权益型基金、固收多策略型基金和FOF基金规模缩水,另类投资基金、Reits和QDII基金在多元配置需求催生下规模增长。
私募基金方面则是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供给侧改革加速。"存量基金数量仍保持向上,但增速放缓,存量基金规模逐渐平稳,不再快速扩大,扶优限劣、保持行业高质量发展逐渐成为主题。"张青称。
展望2024年的中国私募市场,张青认为,面对2024年的市场环境,多策略配置愈发重要,从Alpha到Beta,既需要在同策略中挑选优秀稳定的管理人,更需要在不同时点下对策略的适用性加以判断,从而能在中观层面对资产配置进行合理规划。
2023年是券商资管公募化发展的大年,在"一参一控一牌"政策指导下,券商资管不断完善公募化牌照布局,进一步向公募产品延伸。同时,券商资管ABS+REITs业务增速明显,专项资管业务成为重点。
展望未来,《报告》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需深化战略、客群、业务多方面布局。其中,从战略业务角度,财富管理的客群需要和资管账户体系衔接,用投顾业务串联财富+资管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一站式服务;客群分布上,私募降费让利投资者大势所趋,券商资管需发力C端客户服务;可以充分利用ETF业务实现下一步公募化产品布局抓手。
再看衍生品市场, "2023年~2024年初,‘雪球’和DMA产品的快速兴起和风险爆发,显示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不够均衡。因为稀缺性受到追捧,又因为稀缺性成为风险积累的焦点。"张青称,场外衍生品市场在加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能之外,如何全面有序发展,是一个需要通盘考虑的问题。
关于未来发展,张青认为,衍生品标的从中小市值指数向大盘股指数的拓展,利用场外衍生品降低投资大盘股的收益波动,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具有一定发挥空间。
如何转型与破局?
卖方模式下"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核心痛点、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开启等一系列内外因,催生了金融机构转型诉求。
"中国财富与资管行业的转型方向是迈向服务化。"张青称,迈向服务化,是打破财富与资管行业传统以产品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向以服务为中心的运营模式转变。
在他看来,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创设差异化的金融产品,更是以满足客户深层次需求和提升客户体验为核心目的的一系列产品增值服务,以达成"千人千面"的财富管理服务体系,这是中国式买方投顾的模式构建,是行业变革的最终指向。
那么结合中国现实,怎样做到真正的"买方投顾"?
张青称,"结合境内外的金融历史发展经验以及中国的财富管理生态,我们认为‘买方投顾’的定义是对传统‘卖方销售’和部分现有金融机构使用的‘卖方投顾’模式的一次彻底颠覆,只有在‘买方’和‘投顾’这两个维度上同时发力,才能实现真正的‘买方投顾’。"
当然,财富管理行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报告》显示,回看2023年,国内的财富管理行业目前面临着四大重要矛盾:投资理念端,偏向于债权投资的财富历史与急迫的非标转标之间的冲突;金融机构端,金融机构与金融牌照不匹配之间的冲突;资产遴选逻辑,机构资产荒与产品遴选逻辑的变化;财富管理销售侧,投资者投资体验不佳与资本市场缺乏新资金的冲突。
关于中国财富管理的未来之路,华宝证券认为,需要全方位重塑财富管理生态;合理引导普通投资者的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快速更新投资者对财富管理与金融产品的认知体系;走出去、引进来,实现与国际化保持一致,加强ESG研究和投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