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苺产业新趋势 高架栽培产量及品质双效提升
(高架草莓栽培。图/桃园场提供)
草苺属高经济价值作物,透过结合农游观光休闲产业,已逐步成为国内农业六级产业的指标作物,极具发展潜力。农委会桃园区农业改场近年来配合草苺产业转型发展,积极投入高架栽培相关技术研发,包括选育适合高架栽培的新品种,以及开发适合草苺高架栽培的介质、养液管理技术与优质安全生产方式,除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扩大经营规模,且兼具容易保持田区清洁卫生及减少病虫害发生等优点,对于生产者及消费者都是双赢局面,现已逐步成为草苺产业转型发展新趋势。
桃园场表示,草苺具有连续结果及根系浅之生理特性,因此,对于介质选择、养分控制及水分管理皆为重要栽培成功与否之关键因素;目前该场已建立设施草苺高架栽培重要关键技术,计有栽培介质种类筛选、施肥量、施肥时期及养液配方等技术研发成果,分别建立草苺高架栽培和肥料施用频度。
桃园场建议,以泥炭土为主成分介质,并与适当比例之珍珠石及发泡炼石搭配使用,具有产量及品质提升之效果;又高架栽培具有增加单位面积种植株数优势,选用最适介质及养液处理下,可有效提升单位面积产量,对照土耕栽培约可增产1.5倍。
桃园场指出,传统草苺栽培模式,以露天土耕栽培为主,栽培过程之整地、作畦、铺塑胶布、定植、除叶、摘匍匐蔓、施肥及采收等各项作业均需弯腰曲背,长期农事工作容易有职业伤害之虞,许多农民已逐渐面临体力无法负荷;加上草苺农场经营型态多以小农经营为主,近年来许多农友纷纷转型为高架栽培,另有青年农民返乡务农,选择投入草苺产业经营,亦均采用智慧农业高架栽培模式。
桃园场指出,草苺高架栽培技术在日本、荷兰、美国等国家都已开发成功及并应用,其栽培特色包括(1)省工栽培:运用省工管理模式,减少劳力雇用,降低传统高劳力栽培模式之人工成本。(2)改善作业姿势:提高栽培床高度,减轻身体负担,有效提升作业效率30~50%以上。(3)缩短田间作业时间:不需进行整地、作畦及铺塑胶布等田间操作,可大幅缩短整地到定植准备之田间作业时间。(4)有效率控制水分及肥料供给:利用自动化设备适时进行水分及养分调控,使植株生长快速,提早采收,增加早期收益。(5)延长产期并提高产量,减少果实腐烂:高架栽培果实悬挂空中,通风良好,果实未与塑胶布接触,与传统栽培相较,可降低果实腐烂率,并增加果实硬度,提高果实品质。
桃园场强调,高架栽培法其实更适合都会型农业生产及观光草苺园经营,除可增加土地利用效率外,又方便各年龄层游客采果。但由于高架栽培属无土精致栽培方式,除初期投入成本较大外,且必须透过精准栽培技术,以确保产量稳定及品质提升,该场将积极辅导产业加速发展草苺高架栽培生产模式,增加农民收益,促进草苺产业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