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毓群:我是锂电池之王,也是“赌”王

摘要

1.“赌”字,贯穿了曾毓群的一生——赌风口、赌赛道、赌政策,过去的几个重要拐点,曾毓群都赌赢了,这才有了如今的“宁王”。

2.2012年,凭借着以往与苹果合作的经历,创立不久的宁德时代接下了华晨宝马的订单;2015年,成立四年的宁德时代出货量超过了三星和LG;2017年,宁德时代超过日本松下成为全球动力电池第一;2018年,宁德时代在A股创业板上市;2020年初,宁德时代宣布拿下特斯拉新款Model 3的电池订单——一路走来,曾毓群高光不断。

3.如今,宁德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补贴退坡、竞争加剧、车企逃离,看上去,宁德时代过往辉煌的外衣,如今正在一点点剥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位者,硬科技经济发展的引导者,万众期待之下,曾毓群要怎么续写自己的后半程?

作者丨张勉

编辑丨陆达

4月份,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风云突变。国内动力电池市场龙头宁德时代市占率大幅下降,比亚迪迎头赶上。

根据5月11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的动力电池装车量总榜中,宁德时代以5.08GWh的总装车量排名第一,市占率达38.28%。

但宁德时代在3月份的动力电池装机量总为10.81GWh,4月份宁德时代的总装车量迅速下滑至5.08GWh,环比降幅高达50.01%。同时宁德时代市占率也从3月份的50.49%快速滑落至38.28%。

4月份动力电池总装车量比亚迪排名第二,总装车量为4.27GWh,市占率为32.18%,与宁德时代已差距不大,甚至比亚迪在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上超越了宁德时代。

比亚迪在4月份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中排名第一,装车量为4.19GWh,占比47.14%。而宁德时代排名第二,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为3.05GWh,占比34.29%。而在3月份,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还高达7.02GWh,比亚迪则仅为3.98GWh。

宁德时代市场份额大幅下降,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疫情。疫情爆发后,宁德时代因为疫情防控对自身产能有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原因无疑是下游车企因为疫情生产受阻,尤其上海疫情以来对汽车产业链形成巨大冲击,车企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汽车销售更是无以为继。

但是无法否认,无论出于疫情,或车企对于动力电池供应链的安全考虑,比亚迪和其他动力电池厂商已对宁德时代造成实质性的威胁。竞争加剧,车企背离,叠加补贴减少等不可控制的市场因素,曾毓群和宁德时代正迎来辉煌过后的关键转折点。

发家:敢赌,与敢闯一样重要

在位于闽东地区的福建省宁德市南20公里处,有一座海拔1048米的凤凰山,山前有一个名为“岚口村”的村庄,住在这里的人,大多数都冠以曾姓。

1968年,曾毓群在这里出生。彼时,由于兄弟姐妹众多,父母也是普通农民,曾毓群的家境并不算好,但胜在他读书非常争气,高中即考入了本地最好的宁德一中就读,1985年,曾毓群又成功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

在当时,这已经是山村里飞出了金凤凰一样的事迹,甚至足以穷极许多村里父老乡亲的想象力。

更没有人会想到,在曾毓群50岁的时候,他将带领自己的公司,撬开资本市场的大门,一跃成为世界瞩目的“锂电池之王”。

这家公司,就是宁德时代。

坊间对曾毓群最津津乐道的,是美团王兴曾经提到的一段往事。

王兴曾在饭否上透露,一位宁德时代早期投资人第一次去曾毓群办公室时,被墙上“赌性更坚强”的字画所震惊。

这位投资人问为什么不挂福建人更爱挂在嘴边的“爱拼才会赢”,而曾毓群的答复是——“光拼是不够的,那是体力活;赌,才是脑力活”。

某种意义上,“赌”字,贯穿了曾毓群的一生。

1989年,曾毓群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福州的一家国有企业上班,在当时,这相当于直接端住了一个“金饭碗”。然而,仅仅三个月后,曾毓群就选择了辞职,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把目光投向了当时身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地方——广东。

来到广东后,曾毓群顺利入职了东莞的一家外资企业——新科磁电厂。这家公司隶属于日本TDK香港子公司,当时是全球电脑硬盘磁头大王。当时,全球七成以上的硬盘磁头都由它供应,年营收高达10亿美元。

因为能力突出,曾毓群很快得到上司陈棠华的认可,不久后就升到管理层。31岁时,曾毓群正式成为了公司最年轻的工程总监,也是该公司第一位大陆籍总监。

但与此同时,曾毓群也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到了这个位置,再向上就可以摸到大陆员工在外资企业里的天花板了,因此,他又有了新的想法。

一开始,曾毓群计划接受深圳一家公司的邀请,去担任该公司的老总,但最终被拦了下来。

拦住他的人,是时任TDK旗下新科实业CEO的梁少康。

1999年,梁少康向公司提交的锂电池方案被否决后,他决定就此方案开始自主创业,至于创业的伙伴,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曾毓群。

不过,曾毓群并没有在一开始就答应梁少康,最后,还是梁少康找来了身在美国的陈棠华,两人一起劝说曾毓群,曾毓群才决定要“赌一把”。

正因如此,也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1999年,曾毓群正式辞职,与梁少康、陈棠华在香港成立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并在东莞建立第一家工厂。公司的主攻方向,正是梁少康笃定会成为迎来快速发展的锂电池技术。

在当时,这是一项绝对新兴的产业。不过,得益于国内第一波互联网创业潮的推波助澜,大量风险投资也开始进入国内,借着这股东风,ATL很快就拿到了250万美元的A轮融资。

一开始,曾毓群主要通过对市面上现有的产品进行研究,来帮助公司寻找适合的项目。后来,通过拆开诺基亚手机中的锂电池,他们选中了一款小且薄的聚合物锂电池作为研发方向,并马上飞到美国贝尔实验室,买下了这款电池的专利授权。

但没过多久,曾毓群很快发现,这款电池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电池多次充电后,会鼓气变形。

然而,专利授权方却对此表示:电池鼓气是本质问题,我们也不知道怎么解决。再加上该专利已经授权给了全球近20家大大小小的公司,这意味着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然是一个“世界难题”。

为了不让购买专利的钱就此打了水漂,曾毓群把自己关在研发室,醉心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历经数个星期后,曾毓群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

电解液成分不对。

因为锂电池的使用温度和在实验室电解液中的沸点是不一样的,因此设计上要更低一些,于是曾毓群开始联系电解液生产企业,弄出了七个新配方,尝试排除低沸点的物质成分。经过两个星期的实验,终于成功了。

成功解决了电池的鼓气问题后,ATL也顺利实现了聚合物软包电池的量产,刚好赶上了随之而来的移动电话大规模普及,ATL凭借着业内独有的技术优势,加上其报价比韩国电池低上一半、容量却比对手翻番的优势,迅速占领了部分手机电池市场,而这项技术的成功,也使曾毓群的公司在业内名声大噪。

2003年,曾毓群又牵头开发出新的聚合物锂电池,拿到了苹果1800万台iPod的电池订单。

这些成绩,为他日后的商业可信度打下厚实基础。

但在那段沸腾的年代里,飞速发展的不仅仅是企业与技术背后,往往充斥着仿制的力量,就在曾毓群带领ATL步入正轨时,其他企业纷纷模仿他们的电池,并给出最低价格。

除了竞争环境的恶化和技术壁垒的削弱之外,曾毓群还面临着新的难题——投资人提出要套现离场。

由于ATL创立初期引入大量风投资本,导致创始团队持股比例较低,因此在无法说服投资人的前提下,曾毓群只能看着ATL被卖掉。

而接手ATL的,正是日本TDK集团——也就是说,兜兜转转,曾毓群又成为了老东家的“打工人”。

雄起:一手缔造“宁德时代”

虽然公司被卖掉,但梁少康种在曾毓群心里的种子却没有灭绝。

2008年,我国借助奥运会之势,开始推广新能源汽车。随后,ATL在内部成立了EVE部门,专门研究动力电池。

但曾毓群敏锐地意识到,我国之所以推广新能源汽车,归根结底是希望在新能源领域大力培育本土企业,以实现在能源行业的“弯道超车”。因此他判断,外资企业将有可能在初期被排除在补贴范围之外。

于是,曾毓群又赌了一把——他带领公司的一个版块从ATL独立出来,于2011年成立了一家专门经营汽车电池的新公司,并以家乡的名字命名为“宁德时代”。专注于储能锂离子电池的研发。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曾毓群的另一位贵人——时任ATL董事长的张毓捷。正是张毓捷当年力排众议,将ATL动力电池业务分拆出来,才有了后面“宁王”的传奇。

后来,张毓捷还于2017年成为宁德时代“名誉董事长”、“宁德市荣誉市民”,但遗憾的是,2022年2月14日,张毓捷因病逝世,享年79岁。

能够稍稍聊以安慰的是,时间证明了曾毓群的当初猜想是正确的——2015年,在工信部下发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中,动力电池白名单上的57家上榜企业,没有一家日韩电池公司。

而在此之前,宁德时代在曾毓群的带领下,已经完成了股权转让,顺利登上了“白名单”。

不过,执意在老家发展,起初还是给曾毓群带来了不少的问题与挑战。

一方面,是人员问题。当时ATL有几千名员工,许多人已经在东莞成家,还有不少外籍专家,相比较而言,闽东地区的宁德仍旧比较落后,缺乏创业必备的交通、硬件设施和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

另一方面,脱胎于ATL的宁德时代,等同于要在“新手村”里重来一遍,一开始,就连与企业签订合同时都需要以ATL的名义签订,大部分技术和人员都是ATL的“老本”。

但是凭借曾毓群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宁德时代终于被市场认可。2012年,凭借着以往与苹果合作的经历,宁德时代接下了华晨宝马的订单;2015年,成立四年的宁德时代出货量超过了三星和LG;2017年,宁德时代超过日本松下成为全球动力电池第一。2018年,宁德时代在A股创业板上市。

到了2021年,宁德时代已经获得了全球动力电池32%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市场更是占据6成以上的份额,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LG新能源,市值一度突破1.6万亿元人民币,超过了工商银行等央企,成为仅次于茅台的A股第二大上市公司。

曾毓群也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全球动力电池大王”。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曾与比亚迪掀起过“路线之争”,宁德时代重金押注三元锂电池,而王传福选择磷酸铁锂电池,前者的优势是续航能力强,但成本高、稳定性差,而后者的优势恰恰相反——续航能力弱,但成本低、稳定性高。

这又是一次的赌局,曾毓群为此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因为三元锂电池的成本,要比磷酸铁锂电池高出30%。

但这一把,曾毓群赌的是政策,也是人心。

最终,国家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其政策规定,对电池企业的补贴,将根据续航里程来计算。

这意味着,三元锂电池能拿到的补贴,将大过于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补贴,再加上第一批新能源消费者更加看重续航能力这一指标,宁德时代迅速成为了现代、捷豹、路虎等众多车企的合作伙伴,并一举超过了比亚迪。

这个时候,曾毓群的“赌性”又开始凸显,宁德时代不仅生产动力电池,而且向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大扩张,耗费巨资投资和收购了锂矿、电池专利等一系列企业及资源。

之所以这么做,原因是曾毓群始终保有的危机感——2017年,他结合雷军的“飞猪论”,给员工发了一封题目为《猪真的会飞吗?当台风走了,猪的下场是什么?》,其中他提到:

“因为有国家的扶持,我们才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躺在政策的温室之内睡大觉,大家有没有想过,一旦外国企业杀回来,我们还能像现在这样睡大觉吗?”

果不其然,2019年6月,风口没了——工信部废除《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三星、松下等一大批外国企业纷纷杀入。国内新能源电池竞争,来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狱级别。

但由于曾毓群的眼光超前,这一波外资公司的杀入,并没有把宁德时代拉下马。

2019年8月29日,马斯克出席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面对媒体大谈火星移民和AI智能之后,会场的记者发现,马斯克却神秘的“失踪”了。

半年以后,2020年2月3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自己将成为特斯拉新款Model 3的电池供应商,这才揭开了马斯克当时的去向之谜——曾毓群率领宁德时代团队,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说服了这位硅谷钢铁侠。

消息一出,宁德时代市值一度狂飙至7500亿元。

挑战:曾毓群的后半场赛事

数据显示,2021年宁德市GDP为3,151.亿元,全年增速13.3%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在过去十多年宁德的经济增长中,宁德时代功不可没,曾毓群也是最大的功臣之一。

宁德时代没有停下脚步,它依旧在狂奔——今年5月11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2年4月动力电池月度数据,其显示,三元电池装车量排名中,宁德时代依然是王者:装车量2.03GWh,市占率46.56%,遥遥领先其他企业。

但在磷酸铁锂电池方面,比亚迪以装车量4.19GWh占比47.14%,跻身新王。宁德时代为3.05GWh,占比34.29%。

此外,尽管4月动力电池装车量总榜中,宁德时代依然为第一,装车量为5.08GWh,市占率38.28%,但相比3月的50.49%,宁德时代4月环比却大跌了12.21%。

另一方面,3月份,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高达7.02GWh,比比亚迪的3.98GWh高出近八成——可到了四月,却已经被对手反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亚迪作为整车厂,有着比宁德时代更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凭借着新能源汽车傲人的出货量,带动磷酸铁锂电池的反超,本身也很正常。数据显示,4月比亚迪新车销量10.6万辆,同比增长136.5%。

但比亚迪的可怕之处在于,整个4月份,国内汽车业销量预计完成117.1万辆,环比下降47.6%,同比下降48.1%,这意味着比亚迪完全是在逆势下实现的增长。

由此,也进一步印照出了宁德时代的一大软肋——没有整车厂的它,一旦客户销量下滑,宁德时代也会因此遭到“连累”。

以宁德时代2021年最大单一客户特斯拉为例,2022年4月在华销量仅1512辆,且4月上半月均处停产状态,由此也成为宁德装车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此外,随着补贴退坡并且接近终结,三元锂电池的高成本劣势也逐渐凸显出来,这直接导致其热度不断走低。可预见的未来是,市场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将抬头上扬,其产量增速也将大规模反超三元锂电池。

毕竟,对于车企来说,赚钱永远是第一位,这本身无可厚非。

但车企可以灵活选择,但宁德时代却很难“大象转身”——宁德时代2022年一季报显示,其营收486.78亿元,同比增长153.97%。净利14.93亿元,同比下降23.62%,扣非后的净利仅9.77亿元,同比更大降41.57%。

净利润大降的根本原因是,面临原材料的大幅涨价——2022年3月,三元材料中镍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电解液、负极材料市场平均价格较2021年初分别上涨约171%、222%、98%、18%,宁德时代选择了由自己承担压力,而不是像行业惯例那样,把成本向下游传导。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宁德时代营业成本416.28亿元,同比增长198.66%,远超收入增幅。

宁德时代的用意同样明确——保住客户,比什么都重要。

毕竟,除了横在前方的比亚迪之外,在因超高的话语权而在近年逐渐兴起的“去宁化”运动中,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企业,也成功跻身不少车企的第二供应商,态势同样逼人,甚至中创新航还成功取代宁德时代,成为了广汽新能源车的第一供应商。

从这个角度看,宁德时代确实也有不敢涨价的因素存在。

总的来说,在经历了前期的野蛮生长之后,宁德时代确确实实迎来了自己的拐点。

曾经,曾毓群赌对了赛道,也赌对了政策,如今,在竞争加剧、补贴退坡的当下,他必然也要接受行业可能重新洗牌的现实。

不过,曾毓群握在手里的牌依旧漂亮——其2021年报显示,宁德时代已拥有以及正在申请的境内外专利合计10222项,包括模组、BMS、热管理、热安全在内的电池系统,及电芯四大材料、电芯设计、测试、设备等多领域。同时还在持续开展固态电池、A/B电芯等前沿技术研发。

这些,是宁德时代手里最大的“王炸”之一。

除此之外,宁德时代还在研究CTC技术。所谓“CTC”是指将电池、底盘和下车身进行集成设计,简化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的前沿技术。采用CTC技术之后,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有望超800公里。在多家机构的研报中,CTC被认为是下一个阶段决定新能源汽车竞争胜负的关键核心技术。

今年1月,宁德时代宣布推出换电服务品牌EVOGO,主打1分钟换电即走。宁德时代表示,其换电核心产品巧克力换电块能适配80%已经上市及未来3年即将上市的纯电平台开放的新车型,车型跨度从A00至B、C级乘用车及物流车。

入局换电,堪称一步妙棋,宁德时代的算盘是——借助换电站的铺设与推出通用型电池模块的方式,打破车企间动力电池标准难统一的壁垒,继续巩固自身对于车企的吸引力以及宁德时代在业内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5月10日,宁德时代也对外表示,公司于2021年发布钠离子电池,其电芯单体能量密度高达160Wh/kg,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以上,在-20%℃低温环境中,也拥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系统集成效率可达80%以上。公司正致力于推进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计划今年二季度内正式发布麒麟电池。

这意味着,宁德时代将有望通过电池技术的领先,重新夺回赛道的主动权。

有趣的是,据知情人士透露,曾毓群办公室的“赌性更坚强”,已经在几年前改成了“溥博渊泉”。

这四个字出自《中庸》,意思是崇高广大的德行,深远卓识的智略。

或许,已经54岁的曾毓群,已经不再热衷追求生命的大跨度了,他想要继续书写的,是属于宁德时代的下一部新的华章。

参考资料:

创业家《曾毓群三场“赌局”成万亿企业,爱打麻将的首富与宁德时代的焦虑》

深瞳商业《曾毓群:“比肩任正非”的企业家,一个没有故事的人》

创始人观察《宁德曾毓群:身价4年狂飙3000多亿,是赌对人生,还是另有蹊跷?》

车谈会《深一度 |曾毓群和他的宁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