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类农业文化遗产如何保护
来源:福州日报
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下,看似传统的茶类农业文化遗产能发挥怎样的作用?“重申报,轻管理”的现状,如何打破?怎样打响农业文化遗产品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主任委员闵庆文在榕提出的三连问,让很多人陷入深思。
27日下午,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论坛暨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十周年研讨会在福州举办。全球多处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以及政府部门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全球茶类农业文化遗产该如何保护?
挖掘农遗更多价值
“我们对农遗的保护不是为了让大家沉浸在落后的生产方式中,而是希望挖掘出核心价值,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某承的一席话,点燃了论坛参与者的讨论热情。
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未来的。如何充分挖掘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赋能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成为专家们讨论的关键话题。
“经济价值是社会、生态、文化等其他价值的基础,只有产生了经济价值,茶农们才愿意生产,才能更好推动茶产业的保护与发展。”江西农业大学教授黄国勤提出,为更好挖掘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应该从规范经济价值评估标准、多元化评估标准、鼓励大众广泛参与、充分考虑保护和开发等方面入手,提升茶产品及相关产品的经济价值,为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各种价值开发筑牢基石。
“在安溪,女性茶产业工作者的占比近70%。”安溪铁观音女茶师非遗传习所所长何环珠介绍,通过各种行业间、国际化的技能交流,当地妇女不仅实现了自身价值,更带来产业的繁荣发展。
在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王维奇看来,兼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学科交叉属性的茶类农业文化遗产,无疑是交叉学科研究的摇篮,拥有丰富的科技价值。
加强保护管理力度
申遗成功不是终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不能只停留在荣誉上。放眼全国,“重申报,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究竟由谁来保护?该怎样管理?
沈阳农业大学教授谢立勇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多方参与机制。“如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多方参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尤为重要。”谢立勇说,在农遗保护过程中,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公众、社会组织都能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促进茶类文化遗产共同发展。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梁勇则从福州茉莉花和茶文化系统的保护与管理中,看到强有力的政府推动力。“十年之后再次来到福州,各项变化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梁勇说,福州经过多年的尝试与实践,已由过去的基础保护向综合保护利用转型,地方政府为保护好遗产地,出台的相关政策已超过十项,重视程度之高、力度之大,值得各地借鉴参考。他还指出,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注重其系统性。
保护管理好农遗,监测和评估工作同样至关重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焦雯珺表示,茶类农业遗产是农遗中的大类,类型多样,又具备一定的共性。“可以从茶类角度出发,探索研究相关特殊指标成为评估的标准。希望福州能发挥带头作用,带动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监测评估工作更上一层楼。”
身为亲历者,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苏峰在茶产业标准建设、制度建设上深有体会。他认为,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乡规民约,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民间的保护奠定基础。
深化可持续利用
如何在保护的同时把农业文化遗产利用好,专家学者们的真知灼见为福州推动茉莉花茶产业更好发展带来新思路。
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吴永华看来,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源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福州茶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对外开放优势。“可以进一步开放思路,彰显福州‘茶和天下’的气质,打造全球茶类文化遗产的交流平台。”
结合国际关注的碳排放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卫健提议,以“零碳、低碳”为方向,通过绿色包装、绿色生产、开展碳排放监测等方式,突出茶叶的零碳属性,打造零碳茶叶品牌。
城市向新而行,产业向新而生。面对消费者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传统茶如何做出新意?
“福州的茉莉花茶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创意的产物,福州茶产品在创意方面也做得很好。”研讨会举办前,安徽农业大学教授沈琳前往三坊七巷等地实地考察。在她看来,茶产品的功能已经从传统的生津解渴向品质生活的审美活动发展,产品的包装、茶室和消费空间的创新都不可忽视。
“事实上,我们2014年就尝试将碳达峰、碳中和的理念融入茶产业,从生产端的生态茶园林,到消费端开发环保包鼓励消费者减少包装,再到售后端回收茶渣进行二次利用,都践行减碳理念。”福建春伦集团副总裁傅晓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