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唤醒”沉睡文物?一场“头脑风暴”解码文化遗产数字化

华丽的宫廷服饰上,各种纹样如何解码;三千年前的神秘甲骨文,如何穿越时空“活起来”;已消失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如何通过数字技术重现在人们眼前……10月23日,2024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博汇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召开。来自文化遗产保护、数字技术、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展开了一场有趣、有料的“头脑风暴”。

文物“驻颜保鲜”,离不开文化基因解码

多重防线守护、展一次“睡”三年、定期做“SPA”……文物“保鲜”一直是个挺头疼的问题。但是,如果加上元宇宙、数字拓印、3D建模渲染等现代科技手段,就能让文物在虚拟世界里实现永恒,变成栩栩如生的“活宝”。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顾玉才总结回顾了我国文物数字化工作的历程与成就,深刻阐述了文化遗产数字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推动文博事业创新发展。

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潘谷平从因博而生、为博赋能、应博而创三个方面,汇报了南京文投集团在文博领域的探索和实践。2023年,南京文投集团联合中国文物报社共同推出“中国文博场馆创新赋能整体解决方案”,共建江苏文都创意城市研究院文博创新中心,探索文博产业的新模式、新路径。

明代的彩绣香色罗蟒袍,前胸后背各有一过肩大金蟒,左右袖前各绣着一盘金侧蟒,周围还有浪花、花卉等纹样……这么多纹样,如何提取并进行数字转化?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赵海英从文化计算和文化基因的视角,展示了文化计算大脑在文化科技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可以从传统服饰中提取纹样的名称、色彩、技法等。

三千年前的神秘甲骨文,如何穿越时空“活起来”

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首席架构师王朝阳通过探元计划的生动案例,展示了科技创新在助力文化遗产焕活方面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王朝阳介绍了数字甲骨文的AI协同平台。甲骨文作为中国汉字的源头,现存的甲骨片上仅有约1500个字与当今汉字存在对应关系,许多字符的发音和读法至今仍未破解。为解决这些难题,研究团队将复杂的问题拆分,重点解决了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拓片不清晰,二是文字难查找,三是内容难使用。通过这些努力,形成了一个全面的信息模型,以便更好地利用资源和工具。

在技术层面上,研究团队通过微痕增强技术,提升了甲骨上的裂纹信息,从而帮助专家获得更丰富的资料。其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一套能够自动标注甲骨文字形的工具,大大提高了文字的查找效率。基于这些技术,团队建立了一个约4500个字的甲骨文字库,极大地提升了专家的研究效率。

除了技术突破,团队还开发了人机协同工具,供专家们在线共享研究成果,推动了甲骨文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更重要的是,团队致力于将这些研究成果活化利用。以殷墟博物馆新馆为例,馆内设置了触摸屏设备,展示数字海报和古文字信息,普通公众仅需5分钟即可大致了解甲骨文的奥妙。

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何以“出圈”

博物馆是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和传承者,也是文化创新的引领者。今年,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入选文旅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游客接待量也屡破新高。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馆长王文溪分享了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的“流量密码”——数据驱动下的博物馆文创新模式,通过数字营销为博物馆打开新入口,数字展教融合新体验,数字创意带来新内容,数字要素实现标准化、专业化运营,并指明了未来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王文溪介绍,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采用了数字孪生技术,利用4300万微米级的高精度建模技术,重现了已消失的琉璃塔风貌。通过这些数字技术,观众得以感受到这一历史遗址的真实样貌,弥补了遗址消失带来的遗憾。

此外,博物馆还开发了三款VR体验产品,观众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沉浸式体验遗址的恢宏与历史氛围。这不仅增强了观众与文物的互动感,也使得文化遗产的故事更加生动立体。

活动现场,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大明·点灯人》数字演绎燃爆全场,通过精美的视听呈现,融合了琉璃塔建筑、佛教文化和市井生活,展现了南京独特的历史底蕴与人文情怀,完美诠释了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何以“出圈”。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裴诗语

(部分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