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论 小心成真
(图/新华社)
继「中国经济见顶论」甚嚣尘上后,「中国产能过剩论」近来又闹得沸沸扬扬。美欧政要纷纷指责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光电产品接受政府补贴,产能过剩,对欧美市场倾销,损害了当地业者的权益。以上3样产品在2023年首次突破兆元人民币出口大关,同比增长29.9%,被誉为中国出口「新三样」。「产能过剩论」要切中国经济的蛋糕,中方自然不会答应。然而,口水战改变不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现实,中国企业和政府应积极应变,防止「产能过剩论」弄假成真。
针对美欧新一轮经济认知战,《人民日报》的评论开门见山批评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不过是陈词滥调,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完全是一个伪命题,是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具体体现,实质是逆全球化思潮作祟。
文章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倘若将产能问题与国际贸易挂钩,认为出口商品多了就是产能过剩了,完全站不住脚。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美国晶片特别是高端晶片有80%用于出口,肉类和农产品也大量出口,也完全可以适用所谓「产能过剩论」。
中国发改委的文章进一步用数据说话。从外销占比看,当前中国新能源产品主要满足国内需求,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仅占总产量的12.5%。从需求关系来看,据国际能源署(IEA)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3年全球销量的3倍多,是2023年中国产量的近5倍。就补贴的实践来看,世界各国都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和支持相关产业发展。有些国家更是通过立法对新能源产业提供大量补贴,如美国《基础设施和就业法案》安排75亿美元资金支持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通膨削减法案》规定对最终在北美组装的电动汽车提供每辆最多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智库学者刘锦涛更是毫不客气地指出,美欧炒作「产能过剩论」的背后是自身的新能源产业缺乏竞争力。而中国的新能源产业通过多年的技术升级迭代和生产创新激发了新质生产力,全球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认可与选择是「用脚投票」,无论西方媒体如何炒作「新能源产能过剩论」,也无法改变中国太阳能光电、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产品保持竞争优势的事实。
当然,打舆论战是一回事,解决问题是另一回事。《经济观察报》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让研究者感到担忧的,并非中国新兴产业本身是否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而是当部分国家以「中国产能过剩论」为由,以违反国际规则和市场规律的方式,采取贸易限制措施时,那些已经为国际市场准备了产能的新兴产业,是否真正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
对此,研究者们的共识是不论这场辩论结果如何,新兴产业中的企业都应提前做好准备,通过多元化布局海外市场,灵活调整产品策略,来应对一个可能出现的「阵痛期」。当然,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国内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从根本上提振消费需求,从而在根本上缓解产能过剩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