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追蹤/美中科技博弈 三方向推演

科技博弈三方向推演

世界经济格局正在重塑。其中全球产业链的重塑最受关注,产业链重塑背后是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变化,而贸易和投资秩序变化的背后是各国科技实力竞争与合作。

美国自川普政府启动美中科技产业博弈新局,拜登政府则延续并加大范围与方式,美国两位总统对中国大陆的科技政策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的是都是为「维持美国与中国大陆科技技术差距优势」,只是拜登政策框架有着三大特征:一,扩大美国自身关键科技/制造的补贴与援助政策;二,以「小院高墙(Small yard, High fence)」政策,强调精准打击特定产业/特定技术;三,借助盟友和多边协议的围堵政策。近期美中关系恢复对话,但科技竞争博弈仍存在,预测未来将朝三个方向,将影响全球科技产业发展。

一、美中两科技体系将持续平行。地缘政治对抗使国家安全概念凌驾于经济利益之上,「供应链安全与数据安全」成为大国竞争焦点,国家的合作意愿降低、多边治理机制将渐势弱、多边合作难度加大。在美国鼓动下,以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为由,欧美日国家针对大陆的遏制和围堵将持续蔓延。对于全球资通讯技术创新、数位经济发展以及网路空间和平稳定,增加更多动荡和不确定的影响。

二,美中博弈将围绕新兴技术的国际规则、国际话语权。国际规则、国际话语权等同于技术标准,当一项技术成为国际标准后,对企业或国家将形成有利的技术壁垒,甚至形成技术霸权。欧盟2022年发布《欧盟标准化战略》、美国2020年发布最新版《美国标准战略》、日本2014年颁发《标准化官民战略》、大陆2021年发布《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美国和大陆将更积极寻求在三大国际标准组织(ISO、IEC、ITU)的参与度和影响力,然当前关键职位秘书处和主席职位,能决定成员参与和分配标准化资源能力,美国在此两项职位数量都优于大陆。因此大陆试图绕过美国,推展科技领域与国际多边合作,尤其加强与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双边交流与合作。

三,美中科技竞争将蔓延至数据、网路世界,形成国力新竞争时代。网际网路企业和社交媒体平台崛起,分享原本属于政府的部分权力。无论是因资通讯技术或地缘政治等考量,网路空间碎片化已成为必然,将引起大国对网路世界话语权的争夺。谁能有效融合各领域的国力,并将其投射在网路世界,就能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竞争中获胜。近年来法国、美国、俄罗斯和荷兰都提出适用于网路世界的国际法立法指引,美国等27国也发布《关于推进网路空间中负责任国家行为的联合声明》,大国围绕网路世界、数据规范制定话语权的竞争将更激烈。

在大国博弈情境下,「企业如何合规」就成为生存之道。近年来企业加强自身的合规管理能力,从企业内部合规基础建设开始,做到「流程资讯化、资讯数据化、数据智慧化、智慧综效化」等面向。然美中两大国博弈,很多问题不完全来自于企业本身的合规能力,而是来自于供应链合规风险。

供应链、价值链厂商间本来就是生命共同体,现在更是风险共同体,供应链的合规会促进产品、经营的合规,进而实现企业合规。随着企业布局多个国家,供应链链结的企业会愈来愈多、愈来愈长,如何有效识别链结厂商的合规风险,可注意相关的一些作为与心法。

首先,要求链结厂商预防性演练供应链中断情境之下,其应急压力测试,抑或协助优化链结厂商流程,增加在不确定环境下的韧性,产业中任何企业都无法改变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但可改变企业与链结厂商的经营管理模式,调整供应链管理策略。

其次,全球规则和秩序面临重建,企业更需从战略角度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合规意识,并持续从营运流程和场景里挖掘风险警示,进而提前预判风险,实现有效的风险控管,包括:一、在不可替代性的技术中寻找可替代性方案;二、持续完善关键资源安全机制,透过投资、贸易和管理,确保资源供应安全,朝资源安全利用、开发与环境保护平衡之间的关系,才能实践全球资源治理能力。(作者是资策会MIC资深产业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