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在药局玩桌游、学化妆!他们用「有温度陪伴」取代卖药

「虽然我们开药局,但希望客人药吃得越少越好。」廖俊吉(左1) 与药师妻子刘素汝(左2)逆向思考经营药局,反倒闯出蓝海。(摄影/ 程思迪)

早上9点,云林虎尾一家外观神似文青咖啡馆的店里,一楼的体适能区传来70岁长辈踩踏健身车「嘿咻、嘿咻」声,吧台区有顾客试喝营养品:「喔,这款口味太甜,我爸可能不喜欢。」

走上2楼,资生堂美容讲师正讲解上妆技巧:「腮红要轻轻绕圈,卡有人缘⋯⋯,」另一个教室里,长辈们在玩桌游,嘻嘻哈哈竟像群孩子。

这家店不是健身房、咖啡馆、更不是美容教室,它是惠生大药局。今年第8届的「新一代设计产学合作」,也由它跟明志科大合作设计的「掌中戏-预防银发失智桌游」夺下金奖。

「我开药局,是希望顾客不要吃药。」惠生大药局第二代老板廖俊吉说,「『上医治未病』(最高明的医术是预防疾病)。以前顾客都是有病痛、唉声叹气上药局,现在他们笑咪咪的来社交。」

「云林县年轻人口外流严重,常见老顾老、长者没生活重心,听地下电台买黑药丸,越吃身体越糟的很多。」台大医院云林分院药剂部主任廖玲巧说:「惠生大药局跟很多机构合作,做医疗咨询、体适能、有温度的陪伴,全台湾很少药局做得到。」

这是一个地方小药局,串联医院、大学、企业,一起守护全台第二老的县市(编按:老年人口占比仅次于嘉义县),也让自己在连锁药局红海闯出新路的故事。

第二代接下恶梦般家业

统整4千品项建POS系统

为什么开药局却不希望人买药?来自廖家人的切身之痛。第一代廖茂庸1960年代拉着车沿街替人包药,还有「寄药包(台语)」的经营方式:把红药水、强胃散、正露丸等药放在顾客家中,每个月盘点用了多少,再收钱补药。

寄药包存了钱,廖茂庸安定下来开了惠生大药局,「惠」是他的妻子徐素惠。「我妈妈热情嗓门大、爱管闲事,朋友有难她一定帮、夫妻吵架也劝和。」廖俊吉回忆,逢年过节因为诊所不开门,她都照常营业、全年无休,「连除夕想拉下铁门,都有人喊等一下,我从小每天包药包到做恶梦。」

廖俊吉是独子,虽然娶了药师太太刘素汝,却从没有想要接下这个让他做恶梦的家业,他选择读电机,毕业后卖过车、当过药厂业务,全都是业绩第一名。但是家中最大的支柱,忽然倒下了。

「我妈妈第一次中风时才40岁!她都在顾别人,没有顾自己。」病榻上的母亲,挂心的还是药局,廖俊吉决定返家,却发现这家小药局从家庭常备药、内外伤用药、调剂用药、生活用品⋯⋯,品项居然高达4千项。

「那时没有POS系统,进出货、记帐全靠脑记、用手写。」电机系出身的廖俊吉只好用DOS(编按:磁碟作业系统)写程式,又花了3天3夜帮每样商品编码、键入系统,他说得很哀怨:「一张A4纸印上条码,裁切成200张,我一张张贴上每张商品⋯⋯,没想到工程师回家接药局,还是在卖肝。」

土法炼钢出台湾药局第一个POS系统,他跟朋友成立资讯公司,抱着印表机和工具跑遍全台,支援各地中小型药局建置系统,结交不少同业朋友。

那是台湾药局的黄金年代。1990年代后期,药局卖母婴用品大赚钱,廖俊吉陆续开了5家店。又靠着同业打群架,向海外纸尿布厂商大批进货,售价比军公教福利中心还便宜,吸引大批婆婆妈妈上门。

「货不够卖,顾客捧着现金上门,我还叫她明天再来!」他回忆:「一家店一天赚10万元是常态,如果做促销,一天(营业额)甚至可以到100万。」

然而这段黄金年代不到10年,更便宜的大卖场抢走了人潮,接着连锁药局兴起,让小药局吃足苦头。他一开始也试着打价格战,但后来发现,为价格而来的人,也会为了价格而走。廖俊吉望着原本摆满妇婴用品的空荡荡店面,陷入低潮。

第三代接班重建「集散地」

柜台变聊天区、改开运动处方

2014年,徐素惠在多次中风后离世,当时在日本求学的孙子廖昱乔没来得及赶回来见最后一面,非常悲痛。「阿嬷中风躺了半辈子⋯⋯,我觉得应该从预防出发,延缓长辈进入长照的时间点。」廖昱乔说:「阿嬷说,从前药局是社区大小事集散地,甚至淹水、地震时,大家第一个想到是来我家避难。我能不能再重建一个这样的聚会点?」

廖昱乔望着老药局的闲置空间,想起在日本看到的「10坪健身房」,长辈在里面活动筋骨兼社交,决心跟父亲提出改造计划。廖俊吉一开始同意,但看到儿子的详细企画,吃了一惊。

「建筑外观要找(日本知名当代建筑设计师)伊东豊雄的弟子佐野健太设计,还有健身器材费用、内部改装等,算一算要花上千万!那么大手笔,能回收吗?」父亲很怀疑,但儿子认为,药局要创造与客人的对话空间,「很多人讨厌进药局,是因为空间被货塞得很局促,还会被强迫推销。」

一开始两代争论不休,最后是跟第二代一同工作多年的资深药师萧秀惠看不下去,主动担起了沟通角色。她让廖俊吉回想起自己当初做POS系统也跟老父亲争执,也修正了廖昱乔过于理想的想法。

「接班最难、却也最重要的就是老臣。」廖昱乔说:「有时候跟父母说不通的,我会去找她,她就居间沟通到成功,甚至安慰我:『如果钱不够,我也出一份!』」有药师反弹,她也第一线做教育训练,让药师不仅谈药、还跟顾客闲话家常、安排体适能课表。

廖昱乔把药局改成温暖放松的空间:货架距离拉宽、柜台拉长成为吧台、店员像酒保般和客人谈天,顾客在药局量血压、血糖,一有异常,可以透过App传给家属,或是连线传到彰化基督教医院、台大云林分院,让医师快速掌握病况。

另一端的乐龄健身房,每组器材都会记下运动数据、连结AI运算出贴近个人体能的运动处方,跟着萤幕示范动画,就能按部就班锻炼肌力。廖昱乔说:「很多人担心长辈有没有运动,其实如果长辈在惠生,运动数据会同步到子女的手机App,想偷懒都不行。」

接着,他将2楼改成「乐龄学堂」,导入各种合作课程,包括与资生堂合作化妆疗法、与莿桐乡农会合办烹饪课,或邀请医师来讲解营养保健课。

从被动配药到主动预防

结合设计、医疗业,走出新路

在改变经营方针下,惠生的营收不降反升,尤其结构产生大幅转变:以往占比高达5成的母婴用品,下滑至不到2成;但保健饮品的营收上升到超过5成。母婴用品的毛利低,仅约16%,但保健饮品却高达40%以上。

「我一世人种田,退休后很寂寞,之前车祸受伤一直不好,曾经觉得自己活够了⋯⋯,」顾客张小姐说,「现在整天来运动、上课,还会跟朋友比谁的腿力好,因为健康,就会想多吃保健产品来保养,怎么样都比吃药好啊!」

采访当天,几个药局老板低调参访,其中一位表示连锁药局已成红海,唯有多元化经营才有可能拓展新路:「惠生的做法很特别,能创造顾客黏着度。」

「药局其实是相对封闭的产业,惠生打破产业藩篱,积极结合设计跟医疗产业,」台湾设计研究院产业创新组副组长许盈盈说,「对台湾高龄产业发展帮助很大。」

位在乡下的小药局,看多了老老照护趋势,反而动得比城市还快。「人」是未来智慧健康最重要的核心,而药局从过去被动配药的角色,化被动治疗为主动预防,也为药局找出一条除了价格战外的新路。

《商业周刊第18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