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明文化建设再谱新篇

明代,一个精彩又极具传奇色彩的时代,无论经济、军事、科技还是文学、艺术都对后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并且深刻塑造了北京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站在“第二个结合”的关键点和首都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格局之上,我们该如何挖掘和利用明文化这座宝库,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7月13日,2024明文化论坛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全球明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作为明文化的富集之地,昌平区用连续三届明文化论坛交出了答卷,让明文化在研究交流中得以深化,让明文化在生动的展览中得以再现,让明文化在多彩的活动中深入人心,实现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由明看北京

奠定北京老城格局

自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原是军事重镇的北京便开始了都城的营造,也正是从这时起,我们今天看到的北京老城格局有了雏形。

史载北京宫殿营建时,“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至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冬,北京宫殿宣布“告成”。统计其总数“通为屋八千三百五十楹”,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故宫。

朱棣之后,明朝历代皇帝不断完善都城的营建,中国明史学会理事、研究馆员胡汉生介绍,到了明正统年间,北京城的建设已经日臻完善,不仅统治机构比如皇宫、衙属建设非常完备,而且京城的城垣、城楼、护城河都修建到位。此外,京城西北的明十三陵经过几代皇帝的营建,也初具规模,“古代都是陵京并称,所以明十三陵和北京城是一体的,对于首都的建设起到很大作用。”

不只是宫殿建筑和城垣布局,明代北京城的一“撇”一“捺”——长城与运河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自西周时期便开始修建长城,后秦、汉、唐、宋各朝时亦有修筑。但若论规模、投入、建筑水平,明代可谓达到了巅峰。洪武年间,大将军徐达和常遇春负责修缮居庸关长城,让这里成为守卫京师的最后一道也是最坚固的要塞,其关城规模宏大,长四千多米、南北共敌楼15座,衙属、营房等军事机构一应俱全,并且形成了自南向北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如果长城重在拱卫京师,那么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则是京城经济的有力保障。永乐九年,明成祖决定重开会通河,也正是明初的大力整治,会通河的通航能力大大提高,年平均运粮至京的数量,由以前的几十万石,猛增到几百万石。随着运河运力的大增,明成祖也宣布停止海道运输南粮。运河的疏通,也让大运河沿线成为明朝最重要的经济带,京东张家湾也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获得“大运河第一码头”的美称。

“北京拥有七大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五个(故宫、长城、十三陵、天坛、大运河)都与明代有关。”在2024明文化论坛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豪杰介绍道。

而提到明代,昌平则是绕不过的一环。这里不仅有埋葬着13位明代帝王的明十三陵,还有着易守难攻的居庸关长城,永安城、巩华城等明代重要城池也留下遗迹,明文化富集是昌平区一大突出特点。

多年来研究明代帝陵,胡汉生认为,明十三陵是明文化的缩影,这不仅因为研究明文化绕不过帝王历史,更因为明十三陵的建筑规制也体现出明文化的精华。明十三陵保存完整,地上的神道、石牌坊、神圣功德碑、石像生等文物遗存对我们研究明代的礼制、建筑等都有重要意义。而其地下更是一个巨大的文物宝库,目前明十三陵仅定陵地宫进行了考古挖掘,出土文物3000余件,其中不乏诸多国宝级文物。

由明看明文化

为明文化研究提供平台

胡汉生告诉北青报记者,过去有一种看法,认为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明朝比较孱弱,没什么值得研究的。“然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它不是割裂的,其实明文化涵盖的面很广泛,不只是政治、军事,其科技、文化成就也非常突出,明末还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这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那么,明文化要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我们该如何挖掘明文化这个宝库?在昌平区,连续举办三届的明文化论坛给出了答案。

2022年,首届明文化论坛以“焕新明文化,赋能十三陵”为主题,亮相装饰一新的明十三陵景区游客中心。论坛分为一场主论坛和四场分论坛,分别围绕明文化价值挖掘与创新提升、明十三陵保护与活化利用、十三陵区域发展与文旅融合和文化遗产与数字新媒体等内容展开讨论。

2023年,在首届明文化论坛成功举办的基础之上,以“臻美大明溢彩彰华”为主题的2023明文化论坛在昌平明十三陵景区举办,本次论坛呼应文化中心建设突出“深”,在议题设置方面充分考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时代要素,围绕文化遗产、文旅融合、数字文博、服饰美学、永乐大典等5个主题展开学术探讨交流。

连续参加了两届明文化论坛,在胡汉生看来,这样一个国际性的论坛给了广大明文化研究者、爱好者一个交流的平台。“学术研究没有止境,每个人的研究成果在整个研究中都是阶段性的、局部的,现在昌平区提出要把明文化论坛作为全世界明文化研究的基地,我认为这样的想法非常好,可以为所有明文化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发挥的平台。”胡汉生说。

研究是保护的前提。胡汉生告诉北青报记者,通过研究不断挖掘和揭示明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引发民众保护文物遗迹自觉性,让大家主动投身文物保护与传播的工作中来,这是明文化论坛在社会层面更重要的意义。

今年,以“多彩大明·盛世华章”为主题的2024明文化论坛再次升级,文化视野更加开阔。时任昌平区区委宣传部部长冯志明介绍,本届论坛既注重学术引领,又有接地气的案例分享和观点碰撞,尤其是6场主题论坛,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明文化爱好者眼中的大明、古都营建及保护与文化传承、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明代经典著作、科技赋能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多主题、广视角的交流研讨,汇聚各行各业明文化爱好者对明文化的多维解读,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由明看昌平

明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力

不只明文化论坛,近年来,昌平区紧抓明文化富集优势,通过明文化挖掘和展示,将这一优势转化为发展的动力。

作为明文化最直接的载体之一,昌平区不断扩大明十三陵文化遗产开放范围,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今年明思陵将对外开放,未来将重点贯通十三陵7.3公里主神道、保护十三陵兆域边墙,打造世界文化遗产旅游路径,开放未开放陵寝,建设十三陵大遗址保护区,呈现昌平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古建之美、明文化之美的同时,也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文化旅游资源,持续提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能级。

文物是明文化的亲历者,也是最好的讲述者。昌平区着力提升文物展示展览水平,一方面通过数字化手段丰富展陈方式,让数字孪生的文物成为讲述明文化故事的主体,也让观众在沉浸体验中感受明文化的魅力。

古色古香的色调、丰富多元的展品、数字沉浸的体验……去年长城文化节期间,打造一新的居庸关长城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长城博物馆利用户曹行署原有的建筑用房,共设置了6个展厅,从春秋战国时期建设居庸塞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对居庸关长城进行修复,博物馆梳理了居庸关两千余年的历史。博物馆还通过数字多媒体还原了长城的砖石结构和烧铸方式等,让观众全面了解长城这一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类工程。而数字化体验,则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到居庸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形和作为“京师之枕”的特殊地理位置。

还没开展,观众们就在展厅门口排起长队,只为一睹万历文物的风采。前不久,“万历那年——万历专题文物展”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博物馆展出,引来公众观展热潮。近年来,“文博热”持续升温,逛博物馆成为年轻人的新时尚。昌平区也发挥明十三陵博物馆文物数量多、种类全、价值高的优势,推动文物“走出去”和“请进来”,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多场明朝文物专题展。

除了博物馆里的文物,昌平区还拥有明十三陵、永安城、巩华城等多个明文化地标,如何让这些曾经熠熠生辉的古迹“活”起来?昌平区持续加强明文化保护活化利用,通过丰富多样的明文化活动提升市民游客参与度,让原先停留在书本上冰冷的明文化在创新活动中“活”起来,真正走进群众心里。

手持仪仗钺斧、身着华服与甲胄,300多人的浩荡队伍沿着明十三陵神路前进。4月4日,一场再现500多年前明代皇室谒陵盛况的表演正在进行;在昭陵景区,十六位性格各异的明代皇帝穿越“现身”,为现场观众勾描了大明王朝270余年的历史;而在明十三陵景区游客中心,首届明十三陵凤冠及首饰大赛正在激烈比拼,选手们带着各自设计的凤冠和首饰作品登台介绍,展示以凤冠霞帔为代表的传统美学。

今年,昌平区第四次举办了明文化节,活动规模更大、内容和形式也更为丰富,涉及明代历史、礼仪、服饰等多个方面。这些形式新颖的活动让明文化不再是停留在书本和文物本体之中,而是鲜活地走进了市民群众之中,让文化带动旅游发展,用旅游推动文化传播,文旅融合让明文化资源变成昌平区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助推力。

亮点

多个重磅项目主论坛现场发布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今年明文化论坛主论坛除了主旨演讲等交流研讨环节外,还将通过直播秀方式,发布明十三陵全域开放计划、明文化文博旅综合体建设项目以及明代遗址遗存文旅研学线路等多个重磅项目。

研学是如今热门的旅游新业态,为丰富景区旅游产品,昌平文旅集团结合昌平区鲜明的文化特色,将在明文化论坛上推出两条特色研学线路。其中线路一名为“追溯昌平之源探寻千年文脉”,线路包括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明十三陵长陵+定陵景区+明十三陵游客中心,同学们将在游览之中了解昌平历史文脉。线路二名为“感受长城精神触摸历史长河”,线路包括居庸关长城+永陵或思陵等未开放陵寝,同学们将登上长城领悟“长城精神”,探秘皇家未开放陵寝感受明文化魅力。

为持续推动明十三陵全域旅游发展,本次明文化论坛上,明文化文博旅综合体项目也将面向全球发布方案征集。据悉,明文化文博旅综合体项目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景区南侧,属昌平新城范围内,位于昌平新城CP00-0101街区。周边分布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商服资源及科研产业,如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银山塔林、白浮泉址、八达岭奥莱、乐多港、未来科学城、南口产业园等。

随着两届明文化论坛的成功举办,明十三陵不断扩充景观格局,推动更多遗址遗迹展示开放。而在今年的明文化论坛上,明十三陵未开放陵寝开放计划方案也将正式对外发布。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方案通过整体开放明十三陵各陵寝,使游客充分了解明朝发展历史及明代皇家陵寝的历史发展脉络、陵寝建筑制度及演变历程,丰富十三陵展示利用内容,同时建设智慧、低碳、生态的服务管理系统,满足游客需求,增强游客体验感,远期结合陪葬墓、附属建筑及兆域边城等构成要素的开放展示,实现明十三陵全域开放目标。

计划将按照三期实施,预计到2030年,实现明十三陵帝陵陵寝全部开放的目标。其中一期为2024年至2025年,开放陵寝为思陵、永陵;二期为2026年至2028年,开放陵寝为茂陵、泰陵、德陵和新行宫遗址;三期为2029年至2030年,开放陵寝为献陵、裕陵、庆陵。

十余家文博机构参与国之重宝集中亮相

2023明文化论坛期间,一场名为“明定之典——定陵文物再聚首展”的展览吸引了各地文物爱好者齐聚明十三陵。据悉,这是64年来,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金丝翼善冠和孝端、孝靖皇后4顶凤冠首次齐聚亮相展出。而今年明文化论坛期间,重磅展览也将再次升级,共有十余家文博机构参与的“明韵风华国之重宝——明代文物珍品特展”将亮相明十三陵。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文物交流中心、武汉博物馆、昌平区博物馆、明十三陵管理中心精选的百余件展品为主,将分为八个单元进行展览,展品涵盖皇家重器、服饰、佛造像铜器、家具、书画、瓷器、金银器、玉器等文物。

据悉,展品以皇廷重器为主,除金丝翼善冠和皇后凤冠外,董其昌书法真迹、皇史宬金匮、《永乐大典》副本珍本等一批重量级国宝文物将集中亮相。每一件展品都是对“明韵风华”主题的深刻诠释,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的历史画卷,让观众仿佛穿越回那个辉煌的时代,亲身体验明朝的文化与艺术。

本版文/本报记者张月朦